關(guān)于描寫湖水的詩句古文,描寫湖水的詩句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3、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4、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5、(首先點明時令,時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見當年秋汛洶涌,一個“平”字,可見湖水漲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與湖岸相平的景象。
6、洞庭本來就號稱八百里,加上這樣的浩大水勢,其水岸相接、廣闊無垠的情狀更增浩瀚氣勢。
7、此時,詩人面對洞庭,極目遠望,則不僅水岸相平,而且呈現(xiàn)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觀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虛”,足見其大,“混太清”,足見其闊。
8、如此壯闊的湖面,自然風云激蕩,波濤洶涌,古老的云夢澤似乎在驚濤中沸滾蒸騰,雄偉的岳陽城似乎被巨浪沖撞得搖蕩不已,一個“蒸”字,一個“撼”字,力重千鈞,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覺的意識,靜態(tài)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飛揚的動勢,足見其非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和撼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9、)錢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貿(mào)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10、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歌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1、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陽里白沙堤。
12、(賞析:全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
13、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
14、尤其是中間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寫了孤山寺一帶到白沙堤一帶的景色,中間的轉(zhuǎn)換不露痕跡,銜接很自然。
15、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給予人的感受。
16、如不說綠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tài)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17、從結(jié)構(gòu)上看,從描寫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待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18、)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說的是西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9、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0、賞析: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從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
21、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
22、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23、“瀲滟”,波光閃動。
24、“空蒙”,煙雨迷茫。
25、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26、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nèi)容是很多的。
27、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tǒng),因為這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
28、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
29、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
30、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
31、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
32、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3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
34、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35、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
36、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于個人心中。
37、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jié)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
38、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fā)揮詩的內(nèi)涵。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