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輸入法狀態(tài)條不見了怎么辦(xp輸入法不顯示) 語言能力描述范文100字(語言能力描述) 電腦顯示器總是黑屏怎么辦(電腦顯示器總是黑屏怎么辦恢復) 銀屑病怎么治療最好呢(治療銀屑病有什么好辦法) 東非高原動物大遷徙(東非高原) 茶葉怎樣利用微波進行了快速殺青處理(茶葉怎樣利用微波進行了快速殺青處理工藝) Java:將數(shù)組排序并使用二分法判斷數(shù)組元素(java對二維數(shù)組排序) 密不可分的英語短語(密不可分的英語) 購買筆記本電腦時要注意什么(購買筆記本電腦時要注意什么事項) 工行如何設置信用卡分期付款 手續(xù)費計算(工行如何設置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續(xù)費計算方式) 國粹苑物業(yè)電話(國粹苑) 冬季安全手抄報(冬季安全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研究表明大腦的不同區(qū)域的激活取決于音樂和語言的結(jié)構(gòu)復雜性 FDA 批準首次血液檢測來預測孕婦先兆子癇 盆底疾病的早期診斷對健康至關重要 雨林植物可能是肺纖維化治療的關鍵 腹膜透析:對抗感染的新治療選擇 專家討論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的利弊 有關莫氏顯微手術的八個常見問題解答 廉潔文化進校園手抄報內(nèi)容50字(廉潔文化進校園手抄報內(nèi)容) 研究表明照顧好牙齒可能對大腦有益 新研究表明醫(yī)療補助的擴大與晚期癌癥患者姑息治療的增加相關 番茄炒蛋的做法與步驟(番茄炒蛋的做法與步驟圖片) 中秋節(jié)作文結(jié)尾佳句(中秋節(jié)作文結(jié)尾怎么寫) 如何申請visa信用卡(信用卡開通visa) 八寶粥的配料和做法(八寶粥的配料和做法大全) Activex控件無法安裝解決辦法(activex控件裝入失敗) 怎么趕上早上六點的飛機?(怎么趕上早上六點的飛機航班) 魚珠膠的作用是什么(魚珠膠是什么膠水) 過年的時候 給親戚朋友們拜年要注意些啥?(過年哪些親戚需拜年) 烤香腸的做法(臺式烤香腸的做法) 大月氏讀yue還是rou(大月像高達) 菏澤商標注冊流程有哪些?(菏澤商標注冊流程有哪些企業(yè)) 怎樣養(yǎng)成牛奶肌(怎樣養(yǎng)成牛奶肌?) 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訓練題及答案(三年級語文閱讀) 如何破解無線路由密碼(如何破解無線路由密碼設置) 深圳獅王教育(獅王教育) 手機QQ怎么免費設置聊天背景(手機qq怎么設置聊天背景全部一樣) 品管員工自我評價(品管員工作職責) 摧枯拉朽怎么解釋(摧枯拉朽的解釋是什么) 《世界第一等》尤克里里譜-吉他譜(世界第一等吉他簡譜) 炒面的做法簡單好吃(炒面的做法) 拉鏈拉不動怎么辦、有什么妙招(拉鏈拉不動怎么辦,有什么妙招可以解決) ps的羽化是怎么使用的(ps羽化有幾種方法) pixiv加速器哪個好用(加速器哪個好用) 男人補腎吃什么最好(男人補腎吃什么最好?) win7系統(tǒng)下劍靈客戶端BNS崩潰報告錯誤的處理(劍靈總是客戶端錯誤) 成功人生的標記是什么(成功人生) usdt是什么幣(usdt是什么幣是哪個的)
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國慶節(jié)的習俗簡介50字(蒙古族的習俗簡介)

導讀 關于國慶節(jié)的習俗簡介50字,蒙古族的習俗簡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關于國慶節(jié)的習俗簡介50字,蒙古族的習俗簡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生活習俗。

2、飲食方面。

3、城鎮(zhèn)居民食俗與漢族基本相同,即多食面、米,一日三餐。

4、平時宴請以手抓肉為主。

5、稀尊客人待以羊背子、烤全羊。

6、牧區(qū)以肉、乳制品、炒米為主。

7、除早餐以外,食無定時。

8、喝茶是牧民進食的主要方式和習慣。

9、喝茶時必備奶食品、面食品、炒米等食品,平時來人以喝茶為主。

10、待客、宴請用手抓肉和羊背子。

11、衣著方面。

12、衣,平時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除了少數(shù)老年人以外,年輕人平時不再穿蒙古袍,但在節(jié)假日、那達慕活動或招待客人時均穿民族服裝。

13、帽,女子不再帶發(fā)套,只圍綢、緞圍巾。

14、現(xiàn)大多數(shù)人不再帶帽子,只是在外出趕路或馱運時才帶皮帽或氈帽。

15、鞋,以前男女均穿長筒靴子,其制料有布靴、氈靴、皮靴。

16、布靴有牧民自制,用以室內(nèi)穿;氈靴用羊毛搟制,靴底為牛皮或駝皮,用以冬季騎馬、駱駝趕路時穿著。

17、皮靴份鞋背統(tǒng)靴和蒙古靴,一般走沙路或冬季穿著。

18、如今,蒙古族在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中,會配合蒙古袍穿戴背統(tǒng)靴和蒙古靴。

19、在一般生活中,現(xiàn)已大體跟漢族一致。

20、蒙古族人民的衣著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夏天穿單褂,春秋穿夾袍與薄棉袍,冬季穿羊皮袍、羔皮袍,外披長毛羔皮大衣。

21、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衣著也隨之講究起來,穿著與其他大型省市無異,新式衣著很快便在旗旗流行。

22、起居方面。

23、蒙古族牧民為了便于游牧生活,選擇水草適宜之地。

24、隨即搭起蒙古包、簡易蒙古包、帳逢等,游牧生活中最舒適,最常用的是蒙古包。

25、如今城鎮(zhèn)蒙古族人民多住磚瓦結(jié)構(gòu)房屋。

26、蒙古包,蒙語稱為“蒙古勒格日”,它有大小之分,有四、六、八至十二個哈那的蒙古包,外形美觀,結(jié)構(gòu)復雜。

27、包壁為圓形,高約四、五尺,圍壁由幾部分交叉連接的細木棍和駝毛繩扎成,蒙語叫“哈那”。

28、蒙古包的門高三尺余、寬二尺五寸,大都面向南或向東南,掛有氈門簾,內(nèi)用各種擺設裝飾而成。

29、改革開放以來,廣大牧民多數(shù)已定居,住上了土木結(jié)構(gòu)、磚木結(jié)構(gòu)房屋及樓房,只有少數(shù)牧民在游動放牧時搭設蒙古包等簡易屋室居住。

30、?(二)禮儀習俗。

31、蒙古族素以熱情好客著稱。

32、凡來客,不論相識與否,全家老少皆出門迎接。

33、賓主互相問候“塔賽音白努”,“賽音、賽音、塔賽音”(躬腰,大臂下垂、小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上)。

34、隨后,主人熱情謙讓客人進蒙古包。

35、進蒙古包后坐在右邊,上首即北面,多為尊長者所坐。

36、賓主各取出鼻煙壺(蒙語為“胡壺熱”),鞠躬互換,舉到鼻端之后互還,同時還念念有詞地互相問候片刻。

37、如拜見父母、長輩或逢喜慶場合時,均以哈達相獻,以表示敬重之意,現(xiàn)在仍保留著這些傳統(tǒng)禮節(jié)。

38、在寒喧的同時,主人擺好奶食及饃饃,獻上奶茶,請客人食用,客人則用右手接過奶茶,對主人的敬獻不可推讓。

39、喝過茶后,主人要給客人敬酒,客人用雙手接過喝畢后,還要給主人回敬。

40、如果尊貴的客人或遠方的客人在蒙古包就餐過夜或住上幾天時,主人將用“手抓肉”等食品款待客人,席間唱歌,相互勸酒、敬酒。

41、客人告別時,常常是舉家相送,并道別“賽音雅巴賴,巴依爾太(再見)”,客人道:“賽音薩特吉白!“???(三)歲時節(jié)慶。

42、祭敖包,最初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來演變成祭祀家鄉(xiāng)的標志,后又成為牧民群眾集會、游藝、祈禱風調(diào)雨順、迎盼豐收的活動場所。

43、牧地境界敖包多由旗王或蘇木、巴格官方建造。

44、路標敖包多為牧民自行壘起,做為游牧地界或標志之用。

45、牧民祭敖包只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它敖包則不祭。

46、祭敖包的時間一般為每年農(nóng)歷的五、六月份,牧草近青時節(jié),有的為春秋雨季。

47、祭敖包時,王公、喇嘛、黎民都要參加。

48、祭祀時,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水旁扎房誦經(jīng)。

49、參加祭祀的人們都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在敖包上插柏枝、獻哈達、掛彩旗,在木架上拴掛各類牲畜連繩、串起來的羔羊耳記等。

50、然后開始祭祀儀式,先由頭人代表部落獻牲灑血,稱血祭。

51、喇嘛誦經(jīng)吹海螺,眾人從左向右繞敖包三圈。

52、繞圈時,將帶來的鮮奶,酥油、奶茶、食品等灑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風調(diào)雨順,牲畜興旺。

53、祭禮儀式結(jié)束后,開始進行射箭、摔跤、賽馬、棋類等比賽娛樂活動。

54、大家像過年一樣高興,男子盡情喝酒作樂,女子則唱歌助興。

55、祭灶,蒙古族每年陰歷12月23日家家戶戶都要祭火神,即“祭灶”。

56、在祭灶之前掃除屋里的灰塵,將屋里屋外掃得千干凈凈,把灶火整修好。

57、祭灶時,要準備油炸果子、胸叉(熟的)、酒茶、松柏葉及各色綢緞頭兒,五色絲線等。

58、到夜晚,滿天星斗時,開始祭灶。

59、把火爐燒旺或在灶火上點一小堆柴,待火著時,在其左方或前方鋪一氈或毯子,放一張桌,然后把準備好的祭品擺在桌上。

60、擺法是有講究的,在木盤上或銅盤里把煮好的胸叉(綿羊、山羊、黃羊都可以)面朝上擺好,用五色絲線纏繞幾層,在盤里盛滿五谷、油果子、酥油、奶酪、奶皮、核桃、柿餅、棗子、冰糖、茶葉和各色綢緞頭兒,最上面放一條哈達,主人高舉胸叉,給火神上供。

61、此時外邊兒放鞭炮,屋里的人們從主人開始給火神供糖、油果子、酒等,給火神叩拜、祈禱,祈禱來年一切順利平安。

62、剪發(fā),蒙古族在小孩子出生后.給孩子蓄發(fā)到3至5歲時,宴請親戚朋友,舉行剪發(fā)儀式。

63、(蒙語為“達克塔日胡”)。

64、剪發(fā)時,也要選擇良辰吉日,事先要請占卜者占定吉日,而且必須在所定的日辰舉行。

65、先準備一個盛有五谷糧食、棗子、果子,奶食的盤子,上面放一條哈達和一把剪子。

66、剪發(fā)儀式開始時,小孩端著盤子或大人抱著孩子,手端盤子請一位受眾人尊重、有威望的客人為孩子誦祝頌詞,誦畢,先由他給小孩剪發(fā),然后到每個客人面前,讓客人一一剪發(fā),若是男孩從右邊,若是女孩從左邊剪,在剪一小撮頭發(fā)放臵盤里的同時,還要許諾給孩子牲畜或錢物等。

67、剪下的頭發(fā)不能亂扔,用東西包好,放在高處或山頂上。

68、剪發(fā)儀式過后,擺上奶食和饃饃,向客人獻奶茶。

69、然后擺羊背子,招待客人,唱歌、喝酒,歡宴一整天。

70、沒有來得及參加剪發(fā)儀式的親戚,無論什么時候,隨到隨手給小孩剪發(fā)、送禮,孩子的家長也要熱情款待客人。

71、?(四)婚葬習俗。

72、婚嫁,蒙古族的婚嫁禮節(jié)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婚禮有以下幾個程序:媒妁、定親、婚前準備、送親、迎接新娘、新房禮、新房之茶、設宴等。

73、隨著婚姻法的貫徹執(zhí)行,阿拉善蒙古族青年得到了婚姻自主權,阿拉善蒙古族傳統(tǒng)而古老的婚姻習俗在逐漸改變,叩頭跪拜天地改為向主婚人、父母及來賓三鞠躬,趕著陪嫁牲畜去送親等繁瑣的舊俗和項目也日益減少,現(xiàn)在城鎮(zhèn)、蘇木的一些地方仍保持著定親、成親以及其它一些歡樂而有趣的婚禮儀程。

74、喪葬,蒙古族的喪葬儀式極為簡單,貴族、喇嘛及平民的喪葬也有所不同。

75、葬法有三種:一是土葬,即死者躺于木棺或坐于木棺中,挖一深坑,進行埋葬。

76、二是火葬,把遺體移臵曠野,以柴禾引火焚化。

77、三是野葬,將死者的遺體棄之人跡不到的荒野,數(shù)日后家人前去視看,若遺體被獸禽食盡,為大吉,否則還要請喇嘛念經(jīng)另想辦法滅尸,這種葬法很少用。

78、?(五)其它習俗及禁忌。

79、阿拉善右旗蒙古族諱忌較多。

80、比如:稱呼比自己年齡大的人為“您”(蒙語為“塔”)忌稱“你”(蒙語為“其”);忌叫長輩的原名,或用其它記號代替,或稱尊號;蒙古族視火為最神圣,最高尚,所以忌往火里扔垃圾、倒水和吐痰;諱忌從火、鍋蓋、盆子上跨過;騎馬坐車接近蒙古包時要輕騎慢行,進蒙古包時要把馬鞭放在門外,入蒙古包后坐右邊;有客來時,忌手持空具或端著垃圾迎面而去;離蒙古包時,要等主人回去后才上車或上馬;吃肉時刀尖不能對著客人放,也不能把刀子放反,給人刀或剪刀時,忌把刀尖遞給對方;見到門前或門上掛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chǎn)婦,不能進去;忌吃自死動物肉和驢肉、狗肉、馬肉;在祭過灶后的三天里,忌從家里借給或送給別人東西;給客人敬酒行禮時,忌不戴帽、不穿外衣等等。

81、還忌浪費五谷糧食。

82、鹽、蔥、蒜、辣椒等物,相互不能直接過手,否則會結(jié)仇。

8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一些諱忌已逐步消失和改變。

84、但在日常生活中土爾扈特蒙古族還很注意有些禁忌,尤其是年歲大的人們,不但自己注意,還時常要求和提醒晚輩注意。

85、?獻哈達。

86、  獻哈達是過去蒙古族在晉見王公貴族、向親友祝壽、會見尊貴客人時進行的一種傳統(tǒng)禮節(jié)。

87、后來,哈達廣泛應用于喜慶、祭祀、賓宴、交往等場合,表示莊重、誠摯、友好和吉祥。

88、哈達相當于禮巾,大約長3至5尺,幅面1尺左右,多用白、蘭、黃、銀灰等各色絹綢制作。

89、這些年,肇源蒙古族獻哈達儀式,多在縣及蒙古鄉(xiāng)那達慕盛會。

90、或蒙古族鄉(xiāng)村迎貴賓時進行。

91、  2、敬酒。

92、  敬酒是蒙古人最普通和常見的一種禮儀。

93、當客人入座進餐,主人首先要向客人敬酒。

94、古時,蒙古人向客人敬酒,要當著客人的面將酒到入杯中自己先喝,再斟滿杯敬給客人。

95、這是延傳了古代“試毒”之俗。

96、而現(xiàn)在逐漸演化為先敬客人。

97、蒙古人以三為吉數(shù),一般都是敬三杯。

98、主人敬酒,必須右手遞給客人,客人也要用右手來接。

99、在向客人敬酒時,往往伴隨著祝酒歌,酒興高潮時,還要起舞,表達主人對客人由衷的祝愿。

100、  3、祭火。

101、  崇拜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傳統(tǒng)。

102、在蒙古人看來,火是神圣的。

103、一家一戶的祭火,有繼嗣之義,舉行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

104、圍繞火盆、爐灶,有著一系列祭禮和禁忌。

105、  最隆重的祭火是在臘月,臘月二十三,傳說這一天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

106、儀式非常隆重,往往在一兩天前就開始打掃庭院、房屋,準備祭品。

107、  傍晚,夜幕剛剛垂下,家主點燃一把香,繞行住宅一周,來到裝備好的火撐子前,舉香在火撐子左右各繞三圈,把香插在火盆內(nèi),祭儀便算開始。

108、  火撐子,蒙古語叫突力嘎,是一種腰纏三箍,上有四個支撐點的火架子。

109、火撐子架在火盆上,里邊放干柴。

110、有的不用火撐子,便在火盆里搭起四邊形干柴架。

111、把藍、白、黃、紅、綠五彩布條,掛在火撐子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別代表藍天、白云、黃教、紅火、綠色的生命。

112、  火撐子前,鋪一席白毛氈,擺一張木桌,白氈上用炒米撒上圖案,蒙古語稱哈斯塔嗎嘎,譯意即玉璽。

113、桌子中央的一只碗里盛著炒米、茶葉、紅棗、黃油、羊胸脯肉等,上插燃燒著的香。

114、桌上還有一個盤子,盛著綿羊的四根肋條、頸骨、灌腸、胸脯、羊尾……裝盤的次序是用頸骨、肋骨墊底,灌腸居中,再上是胸脯,最上是肥腴的大綿羊尾,盤中祭品在當晚的儀式上用。

115、碗中的祭品留待二十四日以后、大年初一以前,每日早晚兩次向火撐子里投祭,火撐子里的火至少三天不斷。

116、有的保持三個月,甚至到下一年祭火。

117、蒙古人將最小的兒子叫守火盤的人,即含接續(xù)香火之意。

118、  參加祭儀的主要是家主和男孩。

119、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也可以參加,女孩和外姓回避。

120、供品也不贈出嫁姑娘吃。

121、  祭火開始,參加者各端一個盛食品的小木盤或碗,坐地準備招福。

122、  祭辭有的是藏經(jīng),有的是蒙語,有的深奧,有的通俗,都是優(yōu)美的韻文,譬如其中的一篇說:  “燧石為母,鐮鐵為父,  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

123、  奉上滿杯的美酒,奉上豐盛的祭品。

124、  祈求人丁興旺,祈求五畜昌盛……  福來!福來!福來!福來!”  祭火完畢,全家人吃“阿木斯” 一種加進黃油、大棗的米粥 。

125、  4、祭天。

126、  蒙古族把每農(nóng)歷臘月三十日作為祭天日。

127、午夜在院中燃起一堆篝火,放一張八仙桌,擺上奶酪、奶干、奶油、白糧四碟食品,另放一壺白酒,一只酒杯,一個香爐。

128、全家按老少輩跑在桌前,長者點燃三柱香、插在香爐、杯里倒上白酒,向天空灑祭,致祭天詞后,向篝火嗑三個頭,把四碟祭品和壺中酒全部倒入火中,燃起鞭炮。

129、祭天儀示結(jié)束,回到蒙古包或居室守歲,吃所飯。

130、  5、過大年。

131、之前一介紹,在這里就不做過多介紹、  6、拜年。

132、  大年初一早晨,所有親戚到最長人家聚集,下輩人向長輩人叩拜,上輩對下輩表示祝愿。

133、然后,依次輪流拜年。

134、拜完年整理茶桌,從年長到年幼依次就座,品嘗濃郁、芳香的奶茶。

135、喝過茶,擺上酒席,酒杯里斟滿新年酒,也按年長年幼順序一個個將杯中酒喝完。

136、新年酒又稱之為“新年禮”。

137、飲酒期間歌舞相伴,孩子們放鞭炮,盡情玩耍。

138、如有不能同大家一起歡聚的老人或殘疾人,派人送去新年酒和新年飯,以祝健康長壽。

139、這樣的賀年禮節(jié)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五。

140、  7祭敖包。

141、  “敖包”蒙古語音譯為土石堆。

142、長期以來,蒙古人一直把敖包當作地方保護種,逐漸形成了通過祭祀敖包來禳災求吉的觀念。

143、現(xiàn)今蒙古人祭敖包的主要目的是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人丁興旺。

144、敖包的種類很多,有扎薩克敖包(旗敖包),努圖克敖包、埃里敖包。

145、肇源現(xiàn)存的東義順敖包,是達瓦旗人家族敖包,后成為旗敖包,已歷200余年。

146、  祭敖包時,用牛、羊、哈達、奶制品、酒等,首先由祀人到祭詞,然后舉行賽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活動。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