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彩華年,因夢同行—— 慶祝深圳霽因生物醫(yī)藥轉化研究院成立十周年 情緒益生菌PS128助力孤獨癥治療,權威研究顯示可顯著改善孤獨癥癥狀 PARP抑制劑氟唑帕利助力患者從維持治療中獲益,改寫晚期卵巢癌治療格局 新東方智慧教育發(fā)布“東方創(chuàng)科人工智能開發(fā)板2.0” 精準血型 守護生命 腸道超聲可用于檢測兒童炎癥性腸病 迷走神經刺激對抑郁癥有積極治療作用 探索梅尼埃病中 MRI 描述符的性能和最佳組合 自閉癥患者中癡呆癥的患病率增加 超聲波 3D 打印輔助神經源性膀胱的骶神經調節(jié)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耳鳴風險增加 間質性膀胱炎和膀胱疼痛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不同 研究表明 多語言能力可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 科學家揭示人類與小鼠在主要癌癥免疫治療靶點上的驚人差異 利用正確的成像標準改善對腦癌結果的預測 地中海飲食通過腸道細菌變化改善記憶力 讓你在 2025 年更健康的 7 種驚人方法 為什么有些人的頭發(fā)和指甲比其他人長得快 物質的使用會改變大腦的結構嗎 飲酒如何影響你的健康 20個月,3大平臺,300倍!元育生物以全左旋蝦青素引領合成生物新紀元 從技術困局到創(chuàng)新錨點,天與帶來了一場屬于養(yǎng)老的“情緒共振” “華潤系”大動作落槌!昆藥集團完成收購華潤圣火 十七載“冬至滋補節(jié)”,東阿阿膠將品牌營銷推向新高峰 150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意味著什么 中國海警對非法闖仁愛礁海域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 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啟動 涉及福建、廣東 女生查分查出608分后,上演取得理想成績“三件套” 多吃紅色的櫻桃能補鐵、補血? 中國代表三次回擊美方攻擊指責 探索精神健康前沿|情緒益生菌PS128閃耀寧波醫(yī)學盛會,彰顯科研實力 圣美生物:以科技之光,引領肺癌早篩早診新時代 神經干細胞移植有望治療慢性脊髓損傷 一種簡單的血漿生物標志物可以預測患有肥胖癥青少年的肝纖維化 嬰兒的心跳可能是他們說出第一句話的關鍵 研究發(fā)現基因檢測正成為主流 血液測試顯示心臟存在排斥風險 無需提供組織樣本 假體材料有助于減少靜脈導管感染 研究發(fā)現團隊運動對孩子的大腦有很大幫助 研究人員開發(fā)出診斷 治療心肌炎的決策途徑 兩項研究評估了醫(yī)療保健領域人工智能工具的發(fā)展 利用女子籃球隊探索足部生物力學 抑制前列腺癌細胞:雄激素受體可以改變前列腺的正常生長 肽抗原上的反應性半胱氨酸可能開啟新的癌癥免疫治療可能性 研究人員發(fā)現新基因療法可以緩解慢性疼痛 研究人員揭示 tisa-cel 療法治療復發(fā)或難治性 B 細胞淋巴瘤的風險 適量飲酒可降低高危人群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STIF科創(chuàng)節(jié)揭曉獎項,新東方智慧教育榮膺雙料殊榮 中科美菱發(fā)布2025年產品戰(zhàn)略布局!技術方向支撐產品生態(tài)縱深! 從雪域高原到用戶口碑 —— 復方塞隆膠囊的品質之旅
您的位置:首頁 >百科精選 >

三國戰(zhàn)役排名(中國三國戰(zhàn)術家)

關于三國戰(zhàn)役排名,中國三國戰(zhàn)術家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三國時期軍事家 思三國時期,英才層出,論軍事謀略和所建功業(yè),要數以下10人為最(一家之言)。

2、 一、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

3、三國時期蜀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zhàn)略家。

4、 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zhàn)術兵法。

5、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

6、協(xié)助劉備建立蜀漢大業(yè),三分天下,劉備死,幫助太子劉禪南征平定叛亂,繼而北伐,雖然不可能統(tǒng)一曹魏,卻能夠起到以攻為守的作用,最后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

7、司馬懿嘆諸葛亮道:“天下奇才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后主劉禪后主下詔祭奠他說:“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托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zhèn)八荒,將建殊功于季漢,參伊、周之巨勛。

8、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

9、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

10、今使使持節(jié)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xiāng)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

11、魂而有靈,嘉茲寵榮。

12、嗚呼哀哉!嗚呼哀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后人特別推崇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將其視為智慧化身。

13、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14、 點評:事必躬親,國家事無巨細,都由他決定,最后積勞成疾,“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生謹慎,鎮(zhèn)北將軍魏延建議抄小路取長安,猶為不可。

15、 二、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16、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

17、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為後來成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yǎng)子,於是改姓曹氏。

18、曹操年輕時即已文武雙全,《魏書》說他“才力絕人”。

19、《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少機警,有權數”。

20、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組建自己的軍事集團“青州兵”,公元196年率軍進駐洛陽奉迎漢獻帝,“奉(挾)天子以令諸侯”,經官渡之戰(zhàn)等戰(zhàn)役,打敗袁紹和其它割據軍閥,統(tǒng)一中國北部。

21、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戰(zhàn)中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22、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yōu)”,“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23、”《資治通鑒》引謀士郭嘉等對曹操的評,說曹有十,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

24、 點評:生性多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其污點。

25、 三、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陰翟(今河南禹縣)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軍事家、謀士。

26、 郭嘉初投袁紹,后事曹操。

27、協(xié)助曹操征討呂布、袁紹等,對統(tǒng)一中國北部起到重要作用。

28、自興平二年(195年)起,孫策從袁術處借兵,渡江征討江東至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已盡得江東之地,成為割據一方的豪強。

29、此時孫策聞曹操與袁紹相持于官渡,欲率軍渡江北襲許昌。

30、曹軍皆驚,唯郭嘉說:“策新并江東,所誅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31、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

32、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

33、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34、孫策果被郭嘉言中,后為刺客所殺。

35、同年,郭嘉隨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大敗袁紹。

36、后曹操又依郭嘉計而行,親率輕騎兵,晝夜兼程,疾速行軍。

37、在白狼山(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縣東境白鹿山)殲滅烏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殘余勢力,斬蹋頓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虜20余萬人。

38、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

39、曹操再次采納謀士郭嘉之計,沒有繼續(xù)追擊,而是坐觀局勢,聲言等待公孫康把二袁首級送來。

40、九月,曹操從柳城撤軍,不久,果然公孫康伏殺袁尚、袁熙及遼東單于速濮丸。

41、 郭嘉“深通有算略,達于事情”。

42、曹操說:“難奉孝為能知孤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43、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回師不久逝世,年僅38歲。

44、曹操哀痛不已。

45、后曹操吃敗戰(zhàn),多次慟哭郭嘉。

46、 點評:身體羸弱,英年早逝,后曹操未統(tǒng)一中國,蓋原因之一也,遺憾他未與諸葛亮交手,不知誰更勝一籌? 四、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城人(今安徽舒城)。

47、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于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

48、后來回去鎮(zhèn)守丹陽。

49、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

50、其后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

51、孫策遇刺身亡后,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zhí)掌軍政大事。

52、赤壁大戰(zhàn)期間,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

53、赤壁大戰(zhàn)之后,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采納。

54、孫權后來采納周瑜的諫議,擬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后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于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55、孫權曾為其素服吊喪。

56、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

57、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58、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59、” 三國志陳壽曰:“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

60、孫權與陸遜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

61、 點評:和郭嘉一樣,身體多病,英年早逝。

62、非民間所傳心胸狹小之人。

63、 五、司馬懿(179~251),三國時期魏國權臣。

64、字仲達。

65、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

66、 出身世族。

67、初被辟為曹操丞相府文學椽,屢轉至丞相主簿。

68、司馬懿早年任文學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帳下謀士之一,但并不出名。

69、后來司馬懿協(xié)助曹丕代漢,出謀五路伐蜀,開始嶄露頭角,在曹丕病逝前成為顧命大臣。

70、曹睿繼位后,司馬懿主動請命去防御魏國西部,后因蜀國馬謖的反間計一度被廢,但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強攻,魏國不得不再次啟用司馬懿。

71、司馬懿多次敗于諸葛亮,于是采用閉門不戰(zhàn)的策略防守,直至諸葛亮病逝。

72、曹芳繼位后,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

73、司馬懿受曹爽排擠,于是發(fā)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

74、司馬懿病逝后,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后導致晉朝代魏的發(fā)生。

75、 點評:老謀深算,老奸巨滑的代名詞。

76、沒有司馬懿輔助,恐怕魏國早被諸葛亮所敗,雖其后代篡魏立晉(曹丕也一樣,篡漢立魏),也不為過。

77、 六、陸遜(183~245),三國時期吳國人。

78、字伯言。

79、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80、 出身江東大族。

81、孫策之婿。

82、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建議進攻山越,以安定腹心,并取其精銳,擴大部伍。

83、為孫權采納,任帳下右都督率兵征伐,得精兵數萬。

84、建安二十四年,呂蒙積極謀劃攻取江陵,陸遜曾以偏將軍、右都督代呂蒙督軍,并修書關羽以麻痹之,“白衣渡江”非呂蒙,實陸遜之計。

85、后孫吳大軍乘機襲取南郡,領宜都太守。

86、屢有戰(zhàn)功,拜右護軍、鎮(zhèn)西將軍,進封婁侯。

87、吳黃武元年(222)為大都督,督五萬人火燒連營,大敗劉備于夷陵。

88、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

89、劉禪繼位,諸葛亮秉政后,吳蜀復盟,孫權對其深為信任,與蜀文書往返,輕重可否,多與陸遜謀議。

90、黃武七年,破魏揚州牧曹休,拜上大將軍、右都護。

91、黃龍元年(229),孫權稱帝,徒都建業(yè),留陸遜輔太子,吳赤烏七年(244),官至丞相。

92、因親附太子,牽涉宮廷斗爭,數遭孫權責問,憤恚而卒。

93、 點評:謹慎之人,何故牽涉宮廷斗爭。

94、 七、龐統(tǒng)(179—214年),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劉備的著名謀士。

95、 龐統(tǒng)年輕時,為人樸鈍,未有識者。

96、龐德公將他與諸葛亮、司馬徽并列,說孔明是臥龍,龐統(tǒng)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97、曾獻連環(huán)計,曹操中計兵敗赤壁,劉備占據荊州,龐統(tǒng)以從事的身份試署耒陽縣令。

98、在任不理縣務,治績不佳,被免官。

99、吳將魯肅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tǒng),信中說:“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三國志·蜀書·龐統(tǒng)傳》)。

100、諸葛亮也對劉備說起過龐統(tǒng)。

101、于是,劉備召見龐統(tǒng)。

102、兩人縱論上下古今,劉備對他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

103、此后,劉備倚重龐統(tǒng)的程度僅次于諸葛亮。

104、龐統(tǒng)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105、在入蜀戰(zhàn)爭中,被飛箭射中,死去。

106、時年三十六歲。

107、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tǒng)就流淚。

108、宋代文人陸游路過龐統(tǒng)祠墓時,曾作詩一首:(鹿頭山 過龐士元墓)“士元死千載, 凄惻過遺祠。

109、海內常難合, 天心豈易知。

110、英雄千古恨, 父老歲時思。

111、蒼蘚無情極,秋來滿斷碑。

112、” 點評:龐統(tǒng)善能知人,議論英發(fā),多出奇計,言必有中,實為一代英才。

113、可惜英年早逝。

114、 八、姜維(202-264),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人。

115、 姜維年少時就很好學,在郡上做了上計掾(音:元),又升為從事,中郎。

116、后降諸葛亮。

117、諸葛亮十分欣賞姜維,當即任命他為倉曹掾,奉義將軍,當陽亭侯,后來又升為中監(jiān)軍,征西將軍。

118、繼承諸葛亮遺志,多次北伐,但多數無功而返。

119、姜維多次出兵而不利,且遠離朝廷,宦官黃皓與右大將軍閻宇就密謀廢除姜維,姜維因此不敢回到成都。

120、景耀6年,姜維上表要求派張翼、廖化出兵鎮(zhèn)守北部邊界,黃皓用鬼巫之言為由阻撓。

121、數月后魏國入侵,姜維戰(zhàn)敗,退守劍閣,鐘會無法攻克。

122、 鄧艾經景谷道入蜀,諸葛瞻戰(zhàn)敗,后主投降。

123、姜維接到后主的赦令后也只好放下武器,將士們都憤怒地亂砍路邊的石頭,鐘會非常敬重姜維,處處都優(yōu)待他。

124、不久鐘會就陷害了鄧艾,在成都發(fā)動叛變,自稱益州牧,但是卻被憤怒的魏國將士們所殺,姜維也一同被殺死。

125、 點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圖一時之快,得罪宦官黃皓,間接導致蜀國滅亡。

126、 九、鄧艾(197 — 263),字士載荊州義陽棘陽(今河南信陽)人。

127、 少孤,太祖破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yǎng)犢。

128、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

129、后為典農綱紀,上計吏,因使見太尉司馬宣王。

130、宣王奇之,辟之為掾,遷尚書郎。

131、后著濟河論。

132、出參征西軍事,遷南安太守。

133、嘉平元年,與征西將軍郭淮拒蜀偏將軍姜維。

134、艾夜?jié)撥姀降?,維來渡,而艾先至據洮城,得以不敗。

135、賜爵關內侯,加討寇將軍,后遷城陽太守。

136、大將軍司馬景王新輔政,多納用焉。

137、遷汝南太守。

138、又遷兗州刺史,加振威將軍,多次拒姜維。

139、遷征西將軍。

140、景元三年,又破維于侯和,維卻保沓中。

141、四年秋,詔諸軍征蜀,艾險渡陰平,入成都,降劉禪,滅蜀。

142、 艾為人傲慢自矜,鐘會等陷告艾謀反,艾被囚送京城治罪。

143、后會、維反,事敗。

144、艾與子忠為田續(xù)所殺。

145、司馬炎:“征西將軍鄧艾,矜功失節(jié),實應大辟”、“艾有功勛,受罪不逃刑,而子孫為民隸,朕常愍之。

146、” 點評:為人傲慢自矜,雖建蓋世奇功,也難逃一死。

147、 十、鐘會(225-264),魏國儒將。

148、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

149、 曹魏大臣鐘繇的兒子,少年時博覽群書,有才藝,志向遠大,是司馬昭的重要謀士、儒將,通曉兵法,機謀深遠。

150、262年奉司馬昭之命伐蜀。

151、次年蜀亡,誣告同伐蜀之鄧艾謀反。

152、后又與蜀漢降將姜維合作,謀做西川王時,準備出其不意進軍長安,再占洛陽,司馬昭對此早有準備,加上其手下的魏軍并不聽從調度,失敗被殺。

153、  點評:有大才,缺心眼,被姜維利用,最后死于兵亂之中。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