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綜合課程設計怎么寫,綜合課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綜合課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相關課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來學科的獨立性基礎上,尋找兩個或多個學科之間的共同點,使這些學科的教學順序能夠相互照應、相互聯系、穿插進行。
2、二是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也稱合科課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統合兼并于范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于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
3、三是廣域課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數門相鄰學科的教學內容而形成的綜合性課程。
4、四是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這種課程是圍繞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組織教學內容,社會問題就象包裹在教學內容里的果核一樣,又被稱為問題中心課程。
5、拓展資料綜合課程之所以在各國中小學普遍使用,是因為它具有—些重要的特征。
6、這些特征主要是整合性、整體性、開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等。
7、1.整合性。
8、整合有二個特點:一是系統或核心統整部分、要素的過程;二是這種整合在形成之前就已有了某種統攝、凝聚的力量。
9、綜合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體系,它雖然有“聯合”意義上的綜合,但無論哪種意義上的綜合,它追求的是其內容和結構上的最完美的結合,使之一體化。
10、綜合課程的實質是課程結構的幾個要素的整合,綜合課程的成功與否就在于學科、社會和學生的整合程度,因此綜合課程總是以追求這幾個要素的完美整合為最終目標。
11、綜合課程的整合體現于相關學科或知識的整合,課程理論的整合,學生、教師及教材的整合。
12、,2.整體性。
13、綜合課程的理論基礎是赫爾巴持的統覺理論。
14、統覺論認為兒童的認識和理解力不是絕對孤立,而是在事物的彼此聯系中發(fā)展理解力。
15、因此、從整體出發(fā),符合兒童的認識特點,更有益于兒童的認知發(fā)展。
16、這種整體性既體現在融合的課程中,也體現在結構化的課程中。
17、結構化的課程中的整體性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結構性課程體系是綜合了學科發(fā)展、社會和學習者諸多要求而構成的課程體系,其形成的過程也是它自身整體性不斷增加的過程;二是對于學習者而言,接受結構化知識系統的訓練,最終使自身的素質結構呈現整體性。
18、這種整體性是課程結構要素的統一和兒童認識的統一,同時又是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統一,是學習主體和情景的統一。
19、3.開放性。
20、開放性是指綜合課程本身的信息與外界的。
21、以及課程內部各組成要素之間的信息能通暢地交流。
22、開放性是綜合課程的重要特征之一。
23、它改變了學科課程封閉性的缺陷,加強學科之間、學科與社會、學科與學習者之間,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
24、開放性使得綜合課程能及時吸收成熟的科技知識、社會發(fā)展的新問題、兒童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綜合課程保持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活力,貼近生活和社會。
25、教師和學生可以自主地開發(fā)課程,給課程賦予了新的含義。
26、4.靈活性。
27、靈活性是開放性派生出來的,是指綜合課程具有自我調節(jié)機制,以及時對外界的變化作出反應。
28、靈活性首先體現在結構化課程的聯系上。
29、“由于構成結構課程體系的關鍵是聯系,盡管各種獨立的知識要素或課程是相對靜止的,但聯系卻是活的,是隨著不同方式、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變化而變化的。
30、5.適應性。
31、綜合課程的適應性是指結構化了的課程體系依據主體的人和社會的要求,主動地改變自身的特性和存在方式,以適應外部條件變化的能力。
32、綜合課程適應了兒童的認知特點。
33、小學生和初中生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維.習慣于從整體上進行觀察認識。
34、綜合課程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世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遷移。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