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理想國的作者出版社,理想國的作者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作者: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年)柏拉圖出身于雅典貴族,青年時從師蘇格拉底。
2、蘇氏死后,他游歷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南部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xiàn)他的貴族政治理想。
3、公元前387年活動失敗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稱為阿加德米(Academy)的體育館附近設立了一所學園,此后執(zhí)教40年,直至逝世。
4、他一生著述頗豐,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
5、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
6、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xiàn)象世界”所組成。
7、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恒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xiàn)象所組成,而每種現(xiàn)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xiàn)出暫時變動等特征。
8、由此出發(fā),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并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礎。
9、凡是知道柏拉圖名字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西方哲學家?guī)缀醵颊J為這篇對話是一部“哲學大全”。
10、 柏拉圖是哲學史上第一個有大量哲學著作傳世,并且創(chuàng)立了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哲學家,留下了近30種作品,大多用對話體寫成,其文體之優(yōu)美亦堪稱文學史上的典范。
11、 柏拉圖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度由盛而衰的時代,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決心獻身于政治,認為只有在正確的哲學指導下才能分清正義與不正義從而公正地治理城邦。
12、 雅典的現(xiàn)實使他感到失望,三次西西里之行試圖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諸現(xiàn)實亦以失敗告終,在理想和現(xiàn)實的深刻矛盾中他不得不退而著作,探討治理國家的學問,建立理想的政治藍圖。
13、《理想國》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寫成的。
14、《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
15、一般認為屬于柏拉圖的中期對話,本書分為十卷。
16、在柏拉圖的著作中,不僅篇幅最長,而且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其哲學的各個方面,尤其對他的政治哲學,認識論等有詳細的討論。
17、《理想國》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等,與柏拉圖大多數(shù)著作一樣以蘇格拉底為主角用對話體寫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長僅次于《法律篇》,一般認為屬于柏拉圖中期的作品。
18、這部“哲學大全”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此前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是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等各方面的問題,以理念論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系統(tǒng)的理想國家方案。
19、???理想國《理想國》是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的對話,給后人展現(xiàn)了一個完美優(yōu)越的城邦。
20、柏拉圖把國家分為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的統(tǒng)治階層、保衛(wèi)國家的武士階層、平民階層。
21、他鄙視個人幸福,無限地強調城邦整體、強調他一己以為的“正義”。
22、在柏拉圖眼中,第三階層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騙的。
23、他賦予了統(tǒng)治者無上的權力,甚至統(tǒng)治者“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者公民”。
24、《理想國》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
25、《理想國》一書是柏拉圖的一篇重要對話錄,對話錄里柏拉圖以蘇格拉底之口通過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理想國。
26、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27、在他的理想國里統(tǒng)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他認為現(xiàn)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
28、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成熟的政治哲學體系的核心。
29、在他的眼里“哲學家”有著特殊的內涵。
30、他認為哲學家是最高尚、最有學識的人,而這種賢人統(tǒng)治下的賢人政體就是最好的政體。
31、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學家為國王的國家才是最理想的國家。
32、這個國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國家。
33、在他看來,哲學家的本質是具有知識,具有智慧、正義、善的美德,只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國家最高理念的認識,即對“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見”而已。
34、治國作為一門知識,也只有哲學家才能掌握它,進而有資格執(zhí)政,也就是說只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于國家理念的認識,知道“理想國”應該怎樣組織、怎樣治理。
35、這樣,所謂哲學家執(zhí)政,就被柏拉圖理解為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和絕對最高權力的結合。
36、他堅信只有哲學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學家是理想國必然的統(tǒng)治者。
37、人類追求的正義與善就是柏拉圖理想國的主題,他認為國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與人的靈魂相關才有意義。
38、在《理想國》里蘇格拉底剛開始討論的話題就是“正義”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對正義有著多么強烈的憧憬與向往!他認為絕對的正義在神那里,這正好印證了對話結尾的宣言,“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
39、正義和智慧不僅是國家的主題,也可以說是整個宇宙存在的本質,因為國家的起點“就是永無止境的時間以及時間帶來的變化”。
40、柏拉圖式的愛情似乎是精神戀的代名詞,用來指稱那種超越時間、空間,不以占有對方肉體為目的的只存在于靈魂間的愛情。
41、而實際上柏拉圖式愛情的真諦指的是一種對節(jié)制的崇尚,對善和美的追求。
42、作者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貴族,曾執(zhí)教40年。
43、古希臘哲學家,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哲學家。
44、他一生著述頗豐,其哲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和《法律篇》中。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