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大學澳大利亞國家表型組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自我管理的血液測試,可能會徹底改變心血管風險評估的格局。
通常用于檢測心臟病和心血管風險的測試很復雜,需要靜脈血采樣,這通常由醫(yī)生、護士或抽血師完成。
然而,內(nèi)森·勞勒博士和博士。候選人杰登·羅伯茨(Jayden Roberts)完善了一種測量針刺血樣中大量脂蛋白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沒有醫(yī)療監(jiān)督的情況下在偏遠地區(qū)進行。
他們的論文“Rapid and Self-Administrable Capillary Blood Microsampling Demonstrates Statistical Equivalence with Standard Venous Collections in NMR-Based Lipo Protein Analysis”發(fā)表在《分析化學》雜志上。
Lawler 博士和 Roberts 與 ANPC 主任 Jeremy Nicholson 教授合作,進行的新測試涉及毛細管微量取樣和代謝表型分析,使用核磁共振波譜準確測量負責膽固醇和脂質(zhì)轉(zhuǎn)運的 112 種脂蛋白。
代謝表型捕獲個體生物學狀態(tài)的綜合概況,并反映基因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對外部壓力源的反應。
只需從指尖獲取少量自我管理樣本,個人現(xiàn)在就可以詳細了解其心血管健康狀況,包括已確定的 HDL-C、LDL-C、VLDL-C 和甘油三酯以及載脂蛋白等擴展參數(shù)B100/載脂蛋白 A1 比率 (ABA1)。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