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叔同送別原文詞意,李叔同送別原文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原文--《送別》? 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2、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3、?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4、?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5、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6、賞析--第一節(jié),作者白描了“長亭”“古道”“芳草”三個意象。
7、長亭外的古道邊,一片碧綠的芳草,綿延至遠方——儼然送別的背景。
8、在中國古代,道路邊每隔一段里程,會設一亭驛,供路人避雨、休憩。
9、久而久之,長亭成了友人、親人間的送別之地。
10、長亭送別,路向遠方,芳草天涯——空曠、遼遠的意境,勾勒出淡淡的感傷之離情別緒。
11、第二節(jié),亦是白描手法,“風”“柳”“笛聲”“夕陽”“山”勾勒出了傍晚之時的景致。
12、晚風吹動著楊柳,仿佛在催促著臨行之人;“柳”字諧音“留”,蘊藉著深沉的不舍之情意。
13、晚風也吹送著笛聲,笛聲于是稀稀落落地傳來。
14、我們不禁會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那首《春夜洛城聞笛》,笛聲嗚咽,相思之聲,在夜空中回蕩。
15、到了第三節(jié),作者由景生情,舊時知己各自天涯已難尋的感慨油然而生。
16、毋需贅言,淡淡感傷,已溢于言表。
17、由此,我們得以明了作者幾許凄涼的心境。
18、第四節(jié),作者把自己的這種情愫推向了極致。
19、如何消解這離別之愁緒,作者寄興于酒,把酒言歡……然而,愁緒終究無從消解。
20、作者于是想到,今夜的睡夢中,也會感到絲絲寒意。
21、至此,在時空的交錯中,作者以“酒后夢寒”總括全篇。
22、縱觀整首《送別》,延續(xù)了婉約一派之風,柔美婉轉,清新淡雅,情意真切。
23、句子的長短參差、押韻上口,使得《送別》詩意繚繞,促人回味。
24、細細感知、回味之余,我們會發(fā)覺,《送別》的意象和語言,延續(xù)了古典送別詩的一貫形式與格調(diào)。
25、而《送別》的出現(xiàn),以及風靡至今,也多少得益于此種悠遠的古典情懷吧。
26、注釋--飲君酒:勸君飲酒。
27、飲,使······喝。
28、何所之:去哪里。
29、之,往。
30、歸臥:隱居。
31、南山:終南山,即秦嶺,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
32、陲:邊緣。
33、但,只。
34、擴展資料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
35、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并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
36、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
37、這樣就把題旨點足。
38、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
39、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里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并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
40、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
41、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
42、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里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43、“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平。
44、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內(nèi)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yè)上的懷才不遇。
45、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象空間。
46、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對友人的勸慰。
47、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間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無窮無盡的。
48、這里明說山中白云無盡,而塵世的功名利祿的“有盡”,無常,已含蘊其中。
49、這兩句意蘊非常復雜、豐富,詩的韻味很濃。
50、句中有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對現(xiàn)實的憤懣,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也有對隱居山林的向往。
51、似乎是曠達超脫,又帶著點無可奈何的情緒。
52、從全篇看,詩人以問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還使得詩意空靈跳脫,語調(diào)親切。
53、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于禪家的機鋒。
54、禪宗師弟子間斗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
55、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
56、王維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征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
57、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復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云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58、參考資料:送別-百度百科。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