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服的親戚關系圖,五服關系怎么計算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五服指的是五種喪服,在中國古代社會,以喪服來表示親屬之間血緣關系的遠近以及尊卑關系。
2、 五服具體指的是斬衰(同 ,音崔,指喪服)、齊衰、大功(功同工,指做工,大功即做工粗)、小功(做工細)、緦麻。
3、 斬衰是用很粗的生麻布做成,不縫邊,像斧斬一樣,故名斬衰。
4、穿這種喪服服喪三年,用于臣、子、妻、妾為君、父、夫服喪。
5、齊衰則是縫邊的生麻布做成。
6、大功和小功則是用熟麻布作成,只是做工不同。
7、緦麻是細的熟麻布做成。
8、服喪時間依次減少,有一年、九月、五月、三月。
9、 “期”同“齊”,表示親族關系,即第二代--孫輩。
10、 “服”即服裝,或服裝差別。
11、 另有其它可供參考: 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12、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 禮制,后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13、每個家族成員根據(jù)自己與死者的血緣關系,和 當時社會所公認的形式來穿孝、戴孝,稱為"遵禮成服"。
14、 兩千年來,漢族的孝服雖然有穿承和變異,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為五等, 即:斬榱、齊榱、大功、小功、緦麻。
15、 第一等叫"斬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種。
16、"榱"是指喪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則叫 做裳。
17、斬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邊下縫,使斷處外露,以表示 未經修飾,所以叫做斬榱。
18、對"榱"的解釋,就是指不縫緝的意思。
19、凡諸侯為天子、臣為君、 男子及未嫁女為父母、媳對公婆、承重孫對祖父母、妻對夫,都要穿斬榱。
20、 次重孝服叫做"齊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
21、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斷處均可以 收邊;下擺貼邊都在砸邊際。
22、孫子、孫女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為其曾祖父、 曾祖母穿孝服;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齊榱"的禮制。
23、孫子孝帽子上釘紅棉球,長孫 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
24、孫子媳婦帶三花包頭,插一小紅福字。
25、未出嫁、且未梳頭 的孫女用長孝帶子在頭上圍一寬榱,結于頭后,余頭下垂脊背,頭上亦插一小紅福字。
26、孫子、 孫女的孝袍子肩上釘有紅布一塊,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圖案。
27、按亡人性別,男左女 右。
28、謂之"釘紅兒"。
29、 重孫子孝帽子上釘粉紅棉球,亦長孫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
30、 孝袍子肩上釘有紅布兩塊,亦男左女右。
31、謂之"釘雙補丁兒"。
32、元孫肩上釘三個"釘丁兒"。
33、 “大功”是輕于"齊榱"的喪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質料比"齊榱"用料稍細。
34、為伯叔父 母、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為母親、伯叔父、兄弟服喪都 要穿這種"大功"喪服。
35、 “小功”是輕于"大功"的喪服,是用較細的熟麻布制作的。
36、這種喪服是為從祖父母、堂 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從堂兄弟、未嫁從堂姐妹,和為外祖 父母、母舅、母姨等服喪而穿的。
37、 最輕的孝服是"緦麻",是用稍細的熟布做成的。
38、現(xiàn)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
39、稱為"漂孝"。
40、 凡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 這個檔次。
41、 可見傳統(tǒng)禮儀是根據(jù)喪服的質料和穿喪服的時間長短,來體現(xiàn)血緣關系的尊與卑、親與 疏的差異的。
42、 五服之外,古代還有一種更輕的服喪方式,叫"袒免"。
43、在史籍中記載:朋友之間,如果 親自前去奔喪,在靈堂或殯葬時也要披麻;如果在他鄉(xiāng),那就"袒免"就可以了。
44、袒,是袒露 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帶縛髻。
45、 到了近現(xiàn)代的時候,中國的喪葬習俗受到西方的影響,喪服有了很大改變。
46、通常是在告 別死者、悼念亡魂時,左胸別一朵小黃花,左臂圍一塊黑紗。
47、有些婦女死了親人在發(fā)際插一 朵白絨花。
48、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喪服,要大大簡化了。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