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京劇臉譜圖片及名稱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
2、由于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
3、關于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
4、京劇臉譜,是根據(jù)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采用某些色彩的。
5、紅色有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
6、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7、京劇臉譜來源于生活。
8、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生理、經(jīng)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系,所以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為依據(jù),也是生活的概括。
9、如生活中常說的人的臉色,曬得漆黑、嚇得煞白、臊得通紅、病得焦黃等,既是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tài)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現(xiàn),又是確定臉譜色彩、線條、紋樣與圖案的基礎。
10、臉譜雖然來源于生活,但又是實際生活的放大、夸張。
11、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對歷史人物的夸張、形象的描寫,也是京劇臉譜的依據(jù)來源。
12、如關羽的丹風眼、臥蠶眉,張飛的豹頭環(huán)眼,趙匡胤的面如重棗等,所有描寫,都被戲曲化妝吸取下來,在京劇舞臺上的表現(xiàn)尤為明顯、突出。
13、京劇臉譜在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的過程中,來源眾多,除上述者外,還有如下幾種: 借鑒生活中血統(tǒng)遺傳的原理。
14、如張飛之子張苞,盂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等,襲用其父臉譜,約定俗成,漸成定例。
15、2、依據(jù)劇中人物姓名,附會色調,確定臉譜。
16、如齊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臉,膏面虎因“青”字勾綠臉,浪里白條張順因“白”字勾白臉,黑風利、烏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臉。
17、3、以訛傳訛;一些劇中人物的臉譜來源于“訛傳”(音訛、義訛),加以附舍。
18、如文天祥因與聞太師之“聞”同音勾紅臉。
19、鋼屬黑色,剛與鋼同膏,因此京劇舊例,凡性格猛烈剛強之人多勾黑臉,如《草橋關》劇中的銚剛,(徐策跑城9劇中的薛剛)《慶陽圖》劇中的李剛,均因名字中有“剛”字而勾黑臉(京劇界素有“三剛不見紅”之說)。
20、《八蠟廟》劇中的關泰,《收關勝》劇中的關勝,僅因與關羽同姓而勾紅臉。
21、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簡單的符號,“觀念符號”和"“表情符號”,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或表情。
22、唐代就有"涂面"的記載,孟郊在《弦歌行》里寫道:"驅攤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即表明了用染涂臉面表現(xiàn)鬼神的形象。
23、宋代徐夢莘《三朝北門會編》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記載了宋徽宗的兩個佞臣以"粉墨做優(yōu)戲",口出市井浮言穢語,蠱惑皇上。
24、宋代"涂面"分"潔面"和"表面"兩類,花面也很簡單。
25、畫了個白鼻子、紅眼圈,目的"務在滑稽"。
26、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
27、其底色多是根據(jù)說唱文學中的描繪或演員自己的想象設計的。
28、如關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
29、其基本譜式是夸張的眉眼部分。
30、明代人留發(fā),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
31、圖案比例也發(fā)生了變化。
32、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
33、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征和民間藝術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后興起。
34、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
35、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
36、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簡單的符號,“觀念符號”和"“表情符號”,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或表情。
37、到了戲里,這些符號就直接畫在臉上,表達更為復雜豐富的觀念和表情。
38、唐代就有"涂面"的記載,孟郊在《弦歌行》里寫道:"驅攤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即表明了用染涂臉面表現(xiàn)鬼神的形象。
39、宋代徐夢莘《三朝北門會編》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記載了宋徽宗的兩個佞臣以"粉墨做優(yōu)戲",口出市井浮言穢語,蠱惑皇上。
40、因為宋代雜劇中,科諢占了很大比例。
41、元代雜劇盛行,在《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做場》的大幅壁畫中,明代已經(jīng)是由昆劇演出的傳奇劇的天下,表演豐富,行當分工精細,凈分正凈(大面)、副凈(二面)和丑(三面)。
42、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
43、如關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
44、其基本譜式是夸張的眉眼部分。
45、明代人留發(fā),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
46、圖案比例也發(fā)生了變化。
47、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
48、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征和民間藝術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后興起。
49、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
50、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
51、色彩增加了藍、綠、黃、灰、橙。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