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表明,長期飲用高劑量綠茶提取物可能對癌癥、心血管疾病、肥胖癥和2 型糖尿病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也可能對一小部分人造成肝損傷。誰有危險?第一個具體提示來自羅格斯大學發(fā)表在《膳食補充劑雜志》上的研究:預測某些危險的兩種遺傳變異。
“學習預測誰會遭受肝損傷可能很重要,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高劑量綠茶提取物可能對那些可以安全服用的人有顯著的健康益處,”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兼助理教授哈米德薩馬瓦特說。羅格斯大學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營養(yǎng)科學專業(yè)。
研究人員利用來自明尼蘇達綠茶試驗(一項關于綠茶對乳腺癌影響的大型研究)的數(shù)據(jù),研究具有某些遺傳變異的人在每天攝入 843 毫克綠茶后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xiàn)肝臟壓力跡象綠茶中的主要抗氧化劑,一種稱為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GCG) 的兒茶素。
由 Laura Acosta(當時是一名博士生,現(xiàn)在是一名研究生)領導的研究人員選擇了這兩種基因多態(tài)性,因為每一種都調節(jié)分解 EGCG 的酶的產(chǎn)生。之所以選擇明尼蘇達綠茶試驗,是因為它是針對不同人群的大型、精心設計的試驗。這項為期一年的安慰劑對照實驗包括 1,000 多名絕經(jīng)后婦女,并收集了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和十二個月的數(shù)據(jù)。
研究人員的一項分析表明,在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 (COMT) 基因型有一種變異的女性中,肝損傷的早期跡象比正常情況更常見,尿苷 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轉移酶 1A4 的變異強烈預測了這一點( UGT1A4) 基因型。
平均而言,具有高風險 UGT1A4 基因型的參與者在服用綠茶補充劑 9 個月后看到指示肝臟壓力的酶上升了近 80%,而具有低風險基因型的參與者看到相同的酶上升了 30% .
Samavat 說:“我們距離預測誰可以安全地服用高劑量綠茶提取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指出,肝毒性風險僅與高水平的綠茶補充劑有關,與飲用綠茶無關茶甚至服用較低劑量的綠茶提取物。“這一基因型的變異并不能完全解釋研究參與者之間肝酶變化的變異。完整的解釋可能包括許多不同的遺傳變異,也可能包括許多非遺傳因素。”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