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了錳缺乏與炎癥性腸病之間的關系,發(fā)現微量營養(yǎng)素含量低會加劇腸道損傷和炎癥。
他們的研究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主要研究錳轉運蛋白 SLC39A8 的基因變異,該基因變異會影響體內的錳水平。攜帶 SLC39A8 或 ZIP8 基因變異的人可能患有錳缺乏癥,這項研究和之前的研究都表明,錳缺乏癥與腸道炎癥性疾病(如克羅恩病和結腸炎)有關。
“我們的研究揭示了錳轉運蛋白 SLC39A8 在維持健康的錳水平和腸道健康方面發(fā)揮的關鍵作用。我們的工作還為與錳失衡有關的 IBD 患者開辟了新的治療可能性,”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密歇根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科學副教授 Young-Ah Seo 說道。
錳對人體的許多生理功能至關重要,包括免疫反應、骨骼形成和碳水化合物代謝。這種礦物質存在于人體、食物和其他礦物質中,在全谷物、豆類、大米、堅果和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量豐富。然而,當今以動物為基礎的飲食——肉類、魚類、家禽、蛋類、乳制品——缺乏足夠的錳。
研究引用的證據表明,過去15年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fā)達國家的膳食中錳的攝入量下降了40%以上。
研究人員表示,錳的減少和缺乏可能與腸道疾病的增加有關,而錳的缺乏可能會導致腸道上皮屏障減弱,從而導致疾病。
SLC39A8 對于調節(jié)錳水平至關重要,可作為細胞吸收鋅、鐵、錳和鎘的觸發(fā)器。與 SLC39A8 相關的疾病最近才被發(fā)現,與疾病相關的 SLC39A8 A391T 變異對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影響才剛剛開始被人們認識到。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