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和 2 型糖尿病似乎是截然不同的疾病,其共性僅在于它們的共性。乳腺癌是繼某些類型的皮膚癌之后第二大診斷出的惡性腫瘤;大約八分之一的美國女性將在其一生中患上浸潤性乳腺癌。超過 10% 的美國人口患有糖尿病,估計每 5 名美國人中就有 2 人在其一生中會患上這種慢性病。
然而,過去的研究揭示了這兩種疾病之間的關聯(lián)。例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了 20% 到 27%。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的一個關鍵特征——與乳腺癌發(fā)病率和生存率低有關。人口研究表明,在乳腺癌診斷兩年后,糖尿病風險開始增加,到診斷后 10 年,乳腺癌幸存者的風險比未患乳腺癌的年齡匹配女性高 20%。
但這些流行病學聯(lián)系并不明確或明確,一些研究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關聯(lián)。在 2022 年 5 月 30 日發(fā)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由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yī)學院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描述了將這兩種疾病聯(lián)系起來的一種可能的生物學機制,其中乳腺癌抑制了胰島素的產(chǎn)生,導致糖尿病,血糖控制受損促進腫瘤生長。
“沒有疾病是一座孤島,因為沒有細胞是單獨存在的,”相應的研究作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yī)學院病理學教授 Shizhen Emily Wang 博士說。“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描述了乳腺癌細胞如何損害胰島的功能,使它們產(chǎn)生的胰島素比需要的少,導致乳腺癌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未患癌癥的女性。”
王說,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于醫(yī)學教授 Jerrold Olefsky 的早期工作和指導,他是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yī)學院內分泌學和代謝學部的醫(yī)學教授兼科學事務副主任。Olefsky 是該研究的共同高級作者。
根據(jù) Wang 和 Olefsky 的說法,罪魁禍首是細胞外囊泡 (EV)——細胞分泌或脫落的空心球體,在細胞之間運輸 DNA、RNA、蛋白質、脂肪和其他物質,是一種貨物通信系統(tǒng)。
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現(xiàn)癌細胞將 microRNA-122 分泌到囊泡中。王說,當囊泡到達胰腺時,它們可以進入負責產(chǎn)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分配其 miR-122 貨物并破壞胰島維持正常血糖水平的關鍵功能。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