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蘭 - 在克利夫蘭診所的一項首次人體研究中,用深部腦刺激 (DBS) 靶向齒狀核對于促進中風后康復是安全可行的。
主要研究人員安德烈·馬查多 (Andre Machado) 博士報告說,齒狀核 DBS 治療卒中所致上肢偏癱的 I 期 EDEN 試驗的治療反應令人鼓舞,使該程序能夠推進到 II 期隨機對照試驗以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 和 Kenneth Baker 博士在 10 月 20 日的神經外科醫(yī)師大會 (CNS) 年會上發(fā)表了最新的抽象演講。
“我們假設刺激連接小腦和皮質的齒丘皮質通路將促進缺血性中風后幸存的病灶周圍皮質,”克利夫蘭診所神經病學研究所主席 Machado 博士說。“我們進一步提出,這種刺激與體能訓練相結合,將比單獨進行體能訓練更能促進功能恢復。這就是我們在本 I 期研究中觀察到的,因為即使是殘余遠端功能極小的患者也反應良好。”
該研究結果建立在由 Machado 博士和 Baker 博士 (Neurosurgery.2013;73:344-353)領導的十多年臨床前工作的基礎上,表明齒狀核的 DBS 增強了病灶周圍的興奮性以及病灶周圍運動皮質的重組和突觸發(fā)生。“這些結果表明,在我們的臨床前模型中看到的效果似乎可以轉化為人類。他們主張對更大的患者樣本進行進一步調查。”
EDEN 試驗(針對缺血性中風引起的上肢偏癱的齒狀核電刺激) (NCT02835443) 是一項在克利夫蘭診所進行的單臂、開放標簽研究。該研究招募了 12 名 12 至 36 個月前單側大腦中動脈卒中后上肢慢性、中至重度偏癱的患者。
在將 DBS 導線植入中風病灶對側的齒狀核之前,所有患者都開始接受監(jiān)督的身體康復(即物理和職業(yè)治療)。植入后,患者接受了兩個月的身體康復,然后是一個月的 DBS 編程,持續(xù)數次。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