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沿海地區(qū)的日益發(fā)達,人們越來越關注夜間人造光 (ALAN) 的水平及其對海洋環(huán)境的潛在影響。
光污染在對夜空和天文學以及陸地生態(tài)系統的影響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直到現在,研究人員還不知道 ALAN 在海洋中的全部范圍。
一項新的研究,由自然環(huán)境研究理事會資助,勾勒出受影響最嚴重的光污染海洋的地區(qū),發(fā)現高達1900000公里2全球沿海水域不斷接觸到ALAN的生物顯著水平。
該研究匯集了來自普利茅斯大學、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挪威北極大學、巴伊蘭大學、埃拉特海洋科學研究所和貝特貝爾學院的研究人員。
通過將包括計算機建模、衛(wèi)星技術和在添馬河的原位觀測在內的各種技術與預先存在的人工夜空亮度世界地圖集相結合,研究人員能夠構建出暴露于 ALAN 的沿海海洋區(qū)域的圖片。
為了測量海洋系統中的人造光,該研究使用橈足類(一種微型甲殼類動物)的光敏感度作為衡量光穿透深度的指標。
考慮到 ALAN 污染對生活在海中的生物的可能影響,通過它們對海洋生物的可檢測性來設置光照水平是關鍵。
許多海洋物種習慣于全天、跨季節(jié)和隨月球周期自然發(fā)生的可預測的光變化。
然而,來自沿海開發(fā)區(qū)的光可以很遠地散射到海中,并且在光譜上與月亮和陽光完全不同。穿透水柱的波長也不同。
新的海底 ALAN 全球地圖集顯示,在一米深的地方,有 190 萬公里2的沿海海洋暴露于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 ALAN(約占全球專屬經濟區(qū)的 3.1%)。在 10m 深處,有 160 萬 km2暴露(2.7%),向下 20m 處暴露 840,000 km2(1.4%)。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