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隨機對照試驗使用綿羊心動過緩模型比較了目前的通氣和胸外按壓與新生兒復蘇期間通氣的建議。該研究的結果將在 4 月 21 日至 25 日在丹佛舉行的兒科學會 (PAS) 2022 會議上公布。
當前指南建議在有效通氣 30 秒后心率低于每分鐘 60 次時開始胸外按壓。接受胸外按壓的新生兒死亡率高,神經發(fā)育結果差。雖然胸外按壓提供循環(huán)支持,但其在繼發(fā)于其與現有心律不同步的新生兒心動過緩中的功效仍然未知并且可能是有害的。通過充分通氣解決新生兒窒息可以減少胸外按壓的需要并改善總體結果。
試點研究表明,在新生兒復蘇中優(yōu)化通氣和避免因心動過緩而進行的胸外按壓可以減少對綿羊模型的胸外按壓需求并改善氣體交換。有了這些數據,研究人員打算使用足月和早產心動過緩模型來評估降低臨界值以啟動對新生兒心動過緩的胸部按壓,心率低于每分鐘 30 次,而心率低于每分鐘 60 次。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