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蘇指的是哪三個人?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三蘇指的是:蘇洵、蘇軾和蘇轍。
2、三蘇指的是北宋時期的散文家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在唐宋時期,三蘇是唐宋八大家當(dāng)中的三位,其中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
3、宋仁宗初年,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齊聚東京趕考。
4、歐陽修在看完了蘇軾的試卷以后,因為欣賞他們的文采,便把他們父子三人一同舉薦給了宋仁宗。
5、宋仁宗在看完了他們的作品后也同樣很欽佩他們,很快,他們的文章便在宋朝上下大受歡迎。
6、就連一些朝廷里面大夫也會爭著強讀他們的作品,很快便引來了很多文學(xué)之士來效仿他們。
7、擴展資料:蘇洵在官場上沒有出人頭地,好在情場上遇了一位紅顏知己,還得了兩個聰明乖巧的好兒子,老蘇有了孩子當(dāng)了爹,人也算是活明白了幾分。
8、他想著,不能讓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得時刻提點著他們,做人得明情世故。
9、所以,蘇洵就給兒子琢磨了這兩個名字,老大叫蘇軾,老二叫蘇轍。
10、老蘇四十歲上,專門寫了篇文章,說這馬車有車輪,有車蓋,樣樣都有用處,只有做扶手的車軾沒什么用處,不過是個圖好看的擺設(shè),可是,如果沒了車軾,瞧著也不像那么回事。
11、這就是提醒蘇軾,人不光要有真才實學(xué),面上的事也得過得去。
12、再有這車轍呢,本來是車輛前進的必要條件,可是世人說起車的好處,從不提車轍的功勞。
13、不過,車子要是走錯了路,也沒人想起怪罪車轍。
14、其實,這就是提醒蘇轍,為人要低調(diào),咱不求出什么大名,只求別惹麻煩。
15、?眼瞅著蘇軾和蘇轍小樹似的風(fēng)吹就長,才學(xué)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16、蘇老先生想著,孩子大了,得出去見見世面,于是,就乘著一葉輕舟漂過了萬重山。
17、一父二子這三蘇,一路到了東京汴梁城,一場考試,蘇軾就中了第二名。
18、要說,蘇軾本來天下第一的好文筆,歐陽修拿到蘇軾的考卷,立馬就被那灑脫的文筆震住了,本想大筆一揮給他個頭名。
19、可是,歐陽大人又覺得那文風(fēng)有點熟悉,像是自己的學(xué)生曾鞏,為了少讓別人說閑話,就把這篇卷子批了個第二。
20、等到金榜一貼公布成績,歐陽修這才知道,原來,那篇印象深刻的好文章出自蘇軾之手。
21、這時候,歐陽大人又想起一碼事,文章里面有幾句話特別出色,就想著找蘇軾打聽打聽文章的出處。
22、誰知道,這青年才子說的話更有個性,蘇軾說了何必知道出處,這樣的文筆,這樣的性格,讓歐陽修也服了氣。
23、他對人說,這后生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放他出一頭地,絕對是必須的,我這樣的老頭子還是退避三舍吧,這正是出人頭地這個成語的來歷。
2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蘇。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fēng)險自擔(dān)。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