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為多孔動物門生物的統(tǒng)稱,包括了普通海綿綱(Demospongea)、玻璃海綿綱(Hyalospongea)、鈣質(zhì)海綿綱(Calcispongea)、硬海綿綱(Sclerospongea)四大綱。 海綿是世界上結(jié)構(gòu)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既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軀干和四肢,更沒有神經(jīng)和器官。海綿雖然屬于動物,但是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著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從流過身邊的海水中獲取食物。18世紀以前,海面一直被當作植物對待,后來由于顯微鏡的發(fā)明,以及動物胚胎學研究的進展,人們得以認識海綿的真面目,終于確定了海綿的真正屬性。海綿的種類眾多,約有達1萬到1.5萬個種類。除了少數(shù)種類喜歡淡水外,絕大多數(shù)海綿一直生活在海底。從淺海到8000米的深海到處都有海綿的蹤影。由于所處環(huán)境不同,條件多變,附著的基質(zhì)類型各異,水流強弱不一,因此形成了海綿多姿多彩的形態(tài)。多數(shù)海綿生活在堅硬巖石的底質(zhì)上。海流強的水域,海綿的高度普遍不到2.5厘米,而且海綿的表面形成許多流線型的紋路,這種進化可以避免被海浪和海流折斷。有的海綿喜歡穴居,它們在鮑魚和牡蠣的殼上到處鉆洞,然后在它們的殼上寄居下來。海綿的體型多種多樣,小的不過幾克,大的卻有45公斤。海綿的顏色同樣是豐富多彩。它們的顏色主要是體內(nèi)有不同種類的海藻共生,才使它們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管狀海綿的樣子很象豎立的煙囪,所以又稱為煙囪海綿。管狀海綿的身體里有很多小孔。水不斷地從小孔中流過,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就被管狀海綿吸收了。同時,管狀海綿產(chǎn)生的廢物也會隨著海水流走。海水從遍布海綿全身的小孔流入海綿的體內(nèi)。每個小孔都通向一個小房間,叫做濾室。所有的濾室都通向一個像瓶子一樣的腔里,這個腔叫做孔前腔。腔的上端是一個很大的出水孔。海綿的小孔作為氧氣進入的通道既起到呼吸作用,又能攝取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并且排泄廢物,還能排出精子和卵子,完成生殖功能。 海綿動物大多產(chǎn)于海水中,少數(shù)生活在淡水里,因身體比較柔軟而得名。它不會游動,只能常年靜臥海底,像植物那樣固著在原地不動。海綿動物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有片狀、塊狀、圓球狀、扇狀、管狀、瓶狀、壺狀、樹枝狀,姿態(tài)萬般,惹人喜愛。例如白枝海綿呈扁管狀的群體,枇杷海綿像一顆圓圓的枇杷,矮柏海綿似一串精巧的燈籠,佛子介則如同一個玻璃纖維球直立于柄上,寄居蟹皮海綿扁平如薄紙,偕老同穴則被稱為“維納斯的花籃”。有趣的是,通常水流流速的大小、波浪活動的強弱、底質(zhì)的硬軟程度,也常使同一個物種的海綿擁有不同的外部形態(tài),例如在近岸破波帶生活的通常喜歡包在巖石上,好似薄的茄皮或姜皮;在流急環(huán)境中生活的又大都像土墩,有著良好的流線形體型;而在緩流或風平浪靜的環(huán)境中棲居的,體形又多呈高聳的煙囪狀。 海綿動物總是形單影只地獨處一隅,凡是海綿動物棲居的地方就很少有其它動物前去居住??茖W家分析這種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首先是海綿動物對那些貪食的動物沒有任何吸引力,它渾身的骨針和纖維使其它動物難以下咽,因此海綿動物的天敵不多。其次,海綿動物大多棲息在有海流流動的海底,而很多動物都難于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因為在那里,它們的幼蟲或被水流沖走,或被海綿動物濾食。此外,海綿動物身上通常都有一股難聞的惡臭,這也是可能是其他動物不愿與之為伍的原因之一。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