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代90歲老人的別稱,古代90歲老人叫什么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耄耋---九十古代年齡稱謂?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
2、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
3、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
4、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jù)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5、?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
6、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
7、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8、?還有依據(jù)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
9、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
10、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11、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
12、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
13、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
14、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15、?另外,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于《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16、”?漢人戴圣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17、”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
18、但后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后代詞匯由單音節(jié)向雙音節(jié)發(fā)展的原因吧?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tǒng),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
19、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
20、”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21、?當然,古代年齡稱謂并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于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
22、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后人沿用了下來。
23、有些還已經(jīng)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
24、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qū)別了。
25、?另外還有:?襁褓:不滿周歲。
26、?孩提:兩至三歲。
27、?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28、?總角:幼年泛稱。
29、?垂髻之年:指兒童。
30、?黃口:十歲以下。
31、?幼學:十歲。
32、?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志學:十五歲。
33、?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34、?弱冠:二十歲。
35、?而立之年:三十歲。
36、?不惑之年:四十歲。
37、?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
38、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39、?古稀之年:七十歲。
40、?杖朝之年:八十歲。
41、?耄耋:八十、九十歲。
42、?期頤:百歲之人。
43、?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44、?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及笄:女子十五歲。
45、?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46、?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47、?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48、?標梅之年:出嫁?幼學之年.10歲?舞勺之年.13歲?志學之年.15歲(單髻.及髻.抓髻.)而立.壯室之年.30歲強仕之年.春秋鼎盛.40歲?艾老.服官政.50歲杖鄉(xiāng)之年.耆年.60歲?杖國之年.致仕之年.70歲杖朝之年.80歲?齯齒.鮐背.凍梨.黃發(fā).90歲?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華.女子16歲風信之年.花信之年.24歲?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獻裏,關於「天年」(人類自然的年壽)的記載------如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道:「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靈樞經(jīng).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為「百歲」,還說「人之壽百歲而死」;又如《尚書.洪范篇》以百二十歲為壽-----推算人的自然年齡在一百至一百二十歲間,此與現(xiàn)代科學的測算大致相符,說明人類的自然壽命,是可以活到百余歲的。
49、?但是遺傳、自然環(huán)境、文化教育、天災人禍、疾病、意外事故及個人生活方式和習慣等因素影響,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遺憾,故一般祝壽之辭,多以堅定之喻,獻上祈愿。
50、通俗者,若「壽比南山」、「壽比松齡」、「日月長明」、「福如東?!沟取?/p>
51、其實在這些制式外,社交場合中有些長壽的象徵性用語,更富隱喻之雅趣呢!?「喜壽」指七十七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歲。
52、「米壽」是八十八歲:將[米]字拆開彷如八十八的模樣,故借指八十八歲。
53、「白壽」指九十九歲: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橫,以此借指九十九歲。
54、「茶壽」呢,稍稍難解,[茶]字的草頭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歲。
55、?另外,「六十歲」有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的說法;「七十歲」又稱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期頤之年,則是「百歲」了。
56、?始齔---指剛到換齒的年齡,約七、八歲左右。
57、?志學之年---十五歲(男)。
58、?及笄之年---十五歲(女)。
59、?二八年華---十六歲。
60、?花信之年---二十四歲。
61、?春秋鼎盛---壯年時期。
62、?而立之年---三十歲。
63、?不惑之年---四十歲。
64、?知命之年---五十歲。
65、?耳順之年---六十歲。
66、?花甲之年---六十歲。
67、?懸車之年---退休之年。
68、?從心之年---七十歲。
69、?古稀之年---七十歲。
70、?耄耋之年---七十至九十。
71、古代一般把80~90歲的人叫耄耋。
72、樓上的很全面80歲――杖朝之年1歲到108歲不滿周歲的兒童――襁褓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8歲(男)—齡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女)—髻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 -- 志學之年15—20歲——舞家之年16歲(女)――碧玉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30歲(女)――半老徐娘20歲(男)――弱冠30歲(男)――而立之年、壯年時期---春秋鼎盛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50歲――知命之年、半百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還歷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80歲――杖朝之年88歲——米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臺,駘)背之年99歲——白壽100歲――期頣、耄期 ,人瑞108歲——茶壽耄耋---九十古代年齡稱謂 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 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
73、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
74、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
75、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jù)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76、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
77、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
78、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79、 還有依據(jù)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
80、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
81、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82、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
83、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
84、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
85、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86、 另外,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于《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87、” 漢人戴圣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88、”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
89、但后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后代詞匯由單音節(jié)向雙音節(jié)發(fā)展的原因吧 我國還有干支紀年的傳統(tǒng),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
90、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
91、”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92、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并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于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
93、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后人沿用了下來。
94、有些還已經(jīng)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
95、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qū)別了。
96、 另外還有: 襁褓:不滿周歲。
97、 孩提:兩至三歲。
98、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99、 總角:幼年泛稱。
100、 垂髻之年:指兒童。
101、 黃口:十歲以下。
102、 幼學:十歲。
103、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104、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105、 弱冠:二十歲。
106、 而立之年:三十歲。
107、 不惑之年:四十歲。
108、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
109、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110、 古稀之年:七十歲。
111、 杖朝之年:八十歲。
112、 耄耋:八十、九十歲。
113、 期頤:百歲之人。
114、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115、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116、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117、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18、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119、 標梅之年:出嫁 幼學之年.10歲 舞勺之年.13歲 志學之年.15歲(單髻.及髻.抓髻.)而立.壯室之年.30歲強仕之年.春秋鼎盛.40歲 艾老.服官政.50歲杖鄉(xiāng)之年.耆年.60歲 杖國之年.致仕之年.70歲杖朝之年.80歲 齯齒.鮐背.凍梨.黃發(fā).90歲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華.女子16歲風信之年.花信之年.24歲 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獻裏,關於「天年」(人類自然的年壽)的記載------如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道:「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靈樞經(jīng).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為「百歲」,還說「人之壽百歲而死」;又如《尚書.洪范篇》以百二十歲為壽-----推算人的自然年齡在一百至一百二十歲間,此與現(xiàn)代科學的測算大致相符,說明人類的自然壽命,是可以活到百余歲的。
120、 但是遺傳、自然環(huán)境、文化教育、天災人禍、疾病、意外事故及個人生活方式和習慣等因素影響,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遺憾,故一般祝壽之辭,多以堅定之喻,獻上祈愿。
121、通俗者,若「壽比南山」、「壽比松齡」、「日月長明」、「福如東海」等。
122、其實在這些制式外,社交場合中有些長壽的象徵性用語,更富隱喻之雅趣呢! 「喜壽」指七十七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歲。
123、「米壽」是八十八歲:將[米]字拆開彷如八十八的模樣,故借指八十八歲。
124、「白壽」指九十九歲: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橫,以此借指九十九歲。
125、「茶壽」呢,稍稍難解,[茶]字的草頭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歲。
126、 另外,「六十歲」有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的說法;「七十歲」又稱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期頤之年,則是「百歲」了。
127、 始齔---指剛到換齒的年齡,約七、八歲左右。
128、 志學之年---十五歲(男)。
129、 及笄之年---十五歲(女)。
130、 二八年華---十六歲。
131、 花信之年---二十四歲。
132、 春秋鼎盛---壯年時期。
133、 而立之年---三十歲。
134、 不惑之年---四十歲。
135、 知命之年---五十歲。
136、 耳順之年---六十歲。
137、 花甲之年---六十歲。
138、 懸車之年---退休之年。
139、 從心之年---七十歲。
140、 古稀之年---七十歲。
141、 耄耋之年---七十至九十。
142、耄耋,讀音為mao第四聲?die第二聲。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