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關于三分損益法什么意思,三分損益法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三分損益法
關于三分損益法什么意思,三分損益法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三分損益法跟三分損益律是一樣的。
2、三分損益法是古代中國發(fā)明制定音律時所用的生律法。
3、根據(jù)某一標準音的管長或弦長,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長或弦長時,須依照一定的長度比例,三分損益法提供了一種長度比例的準則。
4、三分損益法采用數(shù)學方法計算各律管長之比例。
5、我國古代定音,采用十二支長短不同的律管,其音高亦不相同。
6、三分損益就是將一根律管所發(fā)的音定為母音,然后將律管減短三分之一(損一)或增長三分之一(益一),分別求得母音上方五度音與下方四度音,先益后損亦可。
7、通過改變管長,求的不同的音高,管短音高,反之亦然。
8、擴展資料三分損益法最早見載于《管子?地員篇》,因此,探正這種生律法的發(fā)明年代與人物應從這部著作開始。
9、有關《管子?地員篇》的作者,以前的觀點有兩種:一是認為其作者為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宰相管仲;一是根據(jù)當時著書的風氣認為該著作應為集體創(chuàng)作而非個人所為。
10、從《呂氏春秋慎大覽》中記載的一則有關管仲利用歌唱使自己逃生的故事來看,管仲是一位造詣非淺的音樂家,具有發(fā)明三分損益律的音樂素質。
11、其次,河南舞陽骨笛的出土表明早在春秋時期以前的音樂實踐中就有使用五聲、六聲、七聲音階的實例。
12、由此可見,三分損益法的原理在春秋時期以前的音樂實踐中就早有應用。
1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分損益法。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