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復合材料的定義及分類方法,復合材料的定義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nèi)容> 原發(fā)布者:扣帽子兔執(zhí) 復合材料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理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物質(zhì),經(jīng)人工組合而成的多相固體材料。
2、復合材料的幾個發(fā)展階段:天然復合材料、傳統(tǒng)復合材料、通用復合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復合材料分類:1.按用途分類結構復合材料和功能復合材料2.按基體類型分類聚合物基、金屬基、無機非金屬基復合材料3.按增強體形式分類顆粒增強型、纖維增強型、片材增強型、層疊式增強纖維種類:、碳纖維(CF)按纖維組成分類:無機纖維:玻璃纖維(GF)、硼纖維(BF)、碳化硅纖維、氧化鋁纖維等;有機纖維:芳綸纖維KF、聚酯纖維、聚乙烯纖維等復合材料性能:優(yōu)點:1.比強度與比模量高(有利于材料減重)2.良好的抗疲勞性能3.減振性能好4抗腐蝕性好5高溫性能好6導電導熱性能好7耐磨性好8容易實現(xiàn)制備與形成一體化比強度和比模量是用來衡量材料承載能力的性能指標。
3、比強度越高,同一零件的自重越小;比模量越高,零件的剛性越大。
4、缺點:穩(wěn)定性稍差,耐溫和老化性差,層間剪切強度低等比強度:材料的抗拉強度與材料比重之比叫做比強度。
5、比模量:材料的模量與密度之比。
6、比強度和比模量是用來衡量材料承載能力的性能指標。
7、比強度越高,同一零件的自重越小;比模量越高,零件的剛性越大。
8、影響復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增強材料的性能;基體材料的性能;含量及其分布狀況;界面結合情況;作為產(chǎn)品還與成型工藝和結構設計有關選擇基體金屬的原則①根據(jù)金屬基復合材料的使用要。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