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腹角雉照片,紅腹角雉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紅腹角雉 目錄[隱藏]分布范圍 生活環(huán)境 生活習性 生長繁殖 保護級別 中文名:紅腹角雉 別名:壽雞、灰斑角雉 拉丁學名:Tragopan temminckii 英文名:Satyr Tragopan 物種分類:鳥綱→雞形目→雉科→角雉屬 外形特征全長約60厘米。
2、雄鳥體羽及兩翅主要為深栗紅色,滿布具黑緣的灰色眼狀斑,下體灰斑大而色淺。
3、頭部、頸環(huán)及喉下肉裙周緣為黑色;臉、頦的裸出部及頭上肉角均為藍色;后頭羽冠橙紅色。
4、嘴角褐色。
5、腳粉紅,有距。
6、雌鳥上體灰褐色,下體淡黃色,雜以黑、棕、白斑。
7、尾羽栗褐色,有黑色和淡棕色橫斑。
8、腳無距。
9、 體型: 體重♂980 1800g,♀930-1300g;體長♂480-660mm,♀440-550mm;嘴峰♂14-16mm,♀12-15mm;翅♂210-256mm,♀202-230mm;尾♂200-251mm,♂158-197mm;跗蹠♂71-77mm,♀58-68mm。
10、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國內分布于西藏東南部,往東至云南北部、貴州東北部、甘肅南部、陜西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廣西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等地。
11、 國外分布:國外見于印度阿薩姆邦東北部、緬甸北部和越南西北部。
12、 [編輯本段]生活環(huán)境 棲息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地森林、灌叢、竹林等不同植被類型中,其中尤以1500-2500m的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最為喜歡,有時也上到海拔3500m左右的高山灌叢,甚至裸巖地帶活動。
13、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1600~3000米之間的冷杉、赤樺等林中,隱匿于稠密的杜鵑、箭竹叢間或密被苔蘚的樹上。
14、主要食植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葉等。
15、多單獨活動。
16、繁殖期在4~6月間。
17、多筑巢于華山松主干側枝叉處,由松蘿、于枝、藤條、枯葉等構成。
18、每窩產卵3~10枚,土黃色,密布以黃褐色斑點。
19、孵卵期26~30天。
20、 食 性: 主要以喬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嫩葉、幼芽、嫩枝、花絮、果實和種子為食。
21、其中最喜食的植物種類有點地梅 (Androsace spp. )、碎米齊 (Cardamine macrophylla)、報春花 (Prinula spp. )、莢果蕨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酸模 (Rumes spp. )、蒿 (Artemisia spp. )、八月瓜 (Akebia trifoliata)、漆樹 (Rhus verniciflua)、箭竹 (Sinarundinaria nitida)、茶藨子 (Ribes spp. )、懸鉤子 (Rubus spp. )、血滿草 (Samaucus adnata)、寶興冷蕨 (Cystopteris moupinsis)、鱗毛蕨 (Dryopteis spp。
22、)、莢蒾 (Viburnum spp. )、早熟禾 (Poa annua)、鐵線蓮 (Clematis spp. )以及花楸等植物的葉芽和果實 (李湘濤 1993)。
23、此外也吃少量昆蟲、盲蛛等動物性食物。
24、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繁殖期4-6月。
25、通常4月初即進入繁殖期。
26、雄鳥發(fā)情時頭部一對綠藍色肉質角不斷充氣、膨脹,逐漸從頭部伸出和延長,喉下部鉆藍色肉據亦逐漸擴展和膨大起來,其上斑紋有似’壽’字狀,故當地群眾又叫它’壽雞’。
27、此時雄鳥首先昂首闊步,頭部一點一點地點頭活動,繼而半蹲,聳起的一對肉角和半張的兩翅微微抖動,尾亦展開如扇,肉據充氣膨脹,不斷向前彈跳、飛舞,達到高潮時全身幾乎僵直,癡立數秒不動。
28、然后肉據和肉角開始萎縮,頭一點一點地將肉據收至項下,肉角亦慢慢縮回,直至下次發(fā)情。
29、雌鳥發(fā)情時常不停地來回走動,并發(fā)出’wa,wa’的叫聲。
30、通常待雄鳥到發(fā)情高潮時,它才來到雄鳥身邊,于是雄鳥立刻跳到雌鳥背上,用嘴銜住雌鳥羽毛進行交尾。
31、 [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紅腹角雉是一種有很高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鳥類,早在前世紀就被輸入到歐洲。
32、目前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3、四川主要棲息地的調查,繁殖種群數量為4只/km2,冬季種群數量為8只/km2。
34、目前它們的棲息地和種群正受到林木砍伐、采藥、偷獵和拾取鳥蛋等人類干擾和威脅,應加強管理和保護。
35、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N級。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