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發(fā)表的報告描述了一種名為菲鉑的新候選藥物,該化合物顯示出與順鉑不同的活性模式,并且根據癌癥類型,發(fā)現其效力是順鉑的 4 到 40 倍。
含鉑藥物是最有效和最廣泛使用的抗癌藥物之一。然而,這些藥物有毒副作用,癌細胞最終會對它們產生耐藥性。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斯蒂芬·J·利帕德 (Stephen J. Lippard) 的大部分職業(yè)生涯都在研究鉑類藥物,他現在發(fā)現了一種比最常用的鉑類抗癌藥物順鉑更能殺死癌細胞的化合物。這種新化合物可能能夠避免癌細胞對傳統(tǒng)鉑化合物的耐藥性。
“我一直相信鉑金及其治療癌癥的能力有一些特別之處,”Lippard 說。使用新的變體,“我們可能有機會更成功地將鉑應用于更廣泛的癌癥類型,”他說。
Lippard 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一篇描述新候選藥物菲鉑的論文的高級作者。第一作者是博士后 Ga Young Park;其他作者是研究生 Justin Wilson 和博士后 Ying Song。
從左到右:博士后 Ying Song、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 Stephen J. Lippard 和博士后 Ga Young Park。圖片來源:M. Scott Brauer
順鉑于 1978 年首次被批準用于治療癌癥,對睪丸癌特別有效,還用于治療卵巢癌和某些肺部腫瘤,以及淋巴瘤和其他癌癥。在它的中心是一個與兩個氨分子和兩個氯離子結合的鉑原子。當化合物進入癌細胞時,它會帶正電,因為水分子會取代它的氯離子。產生的正離子可以攻擊帶負電荷的DNA,與 DNA 鏈形成交聯,使細胞難以(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讀取該 DNA 部分。過多的這種損傷,如果不修復,就會殺死細胞。
多年來,Lippard 一直在研究順鉑的作用機制,并一直在尋找功能更強大、對更多類型的癌癥有效、副作用更小并能避開癌細胞耐藥性的類似藥物。
一種方法是改變鉑化合物的結構,改變其活性。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研究了類似于順鉑但只有一個可替換氯原子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只能在一個位點而不是兩個位點與 DNA 結合。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