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許拜庭和張如柳結局,許拜庭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幼年失怙 誠信起家 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一位叫許永名(穎園)的30歲的潮汕漢子,不甘于鄉(xiāng)間的寂寞。
2、離開了廣東汕頭的溝南村(即汕頭市溝南許地),來到了廣州府,經營小本生意。
3、幾年后,到了40歲上下的許永名手上有了一些積蓄。
4、以一個壯年的血肉之軀,客居他鄉(xiāng),漸漸感到有些難耐的寂寞,遂萌起了在廣州娶一門親事的念頭。
5、他將自己的心事對一位朋友說了,這個朋友很同情他的處境,托一個媒人為他介紹了一位姓黃人家的女兒。
6、這位祖籍番禺的黃姓人家,主人名叫黃童貴,是一個窮儒。
7、黃家排行第三的黃姑娘那一年才17歲。
8、乾隆三十六年(1771),許永名與黃姑娘正式成親,一切按照番禺當?shù)氐幕橐鲲L俗辦事。
9、老夫少妻,婚后感情融洽。
10、男主外,女主內。
11、婚后第二年,黃姑娘生下長子許拜庭,后來又誕下兩個兒子。
12、十多年過去,許永名突然患病不治。
13、永名死后,黃氏帶著3個兒子回到永名的老家,以為有遺產可以養(yǎng)大孩兒。
14、豈料到了溝南鄉(xiāng)才知道永名原來在家鄉(xiāng)已有發(fā)妻。
15、黃氏不甘作妾,便拖著3個孩子回到廣州。
16、一家4口無依無靠,生活無著。
17、好心的舅父帶著年僅13歲的許拜庭,將他交托給姓董的鹽商,到鹽店當童工。
18、由于他勤勞能干,成為得力的店員,老板便派他出海購鹽。
19、老父的早逝,寡母的含屈,這一切使許拜庭還在弱冠之年,便懂得如何精細、周到地照顧母親與家庭。
20、那種為含辛茹苦的母親爭一口氣的決心,那種中國人總想要光耀門庭和出人頭地的欲望,時時刻刻驅策、激勵和支配著他。
21、一個機會讓許拜庭脫穎而出。
22、一次,拜庭受店主指派,出海購鹽,同行的有另兩家鹽商共三條貨船。
23、然而,在三條貨船滿載食鹽,返回廣州途中,一場暴風襲來。
24、風暴之可怕令人肝膽俱裂,拜庭知道此時進也死退也死,他大聲咆哮:“伙計們,別無生路了,只此一搏!”他激勵眾人,冒死航行,最后奇跡般地回到了廣州。
25、據(jù)史料記載,這場特大的風暴,令伶仃洋一帶的商船民船損失慘重,溺斃人口近2萬。
26、三條船有了三種不同的命運,一條沉沒,一條迷失方向,只有許拜庭不懼風暴沉著指揮的那條船能乘風破浪,死命逃出颶風的虎口,奇跡一般抵達廣州的碼頭。
27、不但東家本人,就連周邊的商家,特別是與他結伴同行的兩條鹽船所屬的兩家商號,都被深深震動了。
28、一時之間,人人爭說姓董的鹽商命好、運好,雇了像許拜庭這樣一個遇事沉著、有心計、有遠見、且“福星高照”的伙計,直把姓董的鹽商說得喜笑顏開。
29、大風甫定,廣州市面百業(yè)頓顯蕭條,特別是食鹽供應短缺,鬧得人心惶惶。
30、姓董的鹽商幾乎做著獨家生意,獲利甚巨,深為鹽業(yè)界同行所羨慕和妒忌。
31、因而,商家目光集中到名噪一時的許拜庭身上。
32、除了他具有傳奇色彩的“忠、勇、仁、義”外,他能“逢兇化吉”,還有“吉星高照”,因而帶起主家生意興隆的故事,撩撥著多少渴望發(fā)財致富、又難得人才的商家的心。
33、于是,同業(yè)中一種秘密籌劃在悄悄進行:有的大商號派人與許拜庭暗商,愿意給高工資雇用;有的則愿意斥資與他合伙開鋪。
34、然而許拜庭面對種種誘惑不為所動,為報董鹽商的栽培之恩,他始終忠心耿耿,“忠臣不事二主”。
35、姓董的鹽商也越發(fā)賞識他,并贈與許拜庭股份與之合作,繼續(xù)經營鹽業(yè)。
36、后來,許拜庭終于獨立出來,與弟弟許賡榮一起經營鹽業(yè),生意像滾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37、也是生逢其時,當時清朝政府為了打消鹽商的疑慮,解決商銷納課困難,于是實行招商政策,給予鹽商以種種優(yōu)惠,使鹽業(yè)的生產和銷引完課帶來了巨大的轉機。
38、當時的鹽課收入,成為除了田賦之外每年最重要的財政收入,成為清政府重要的財政支柱之一。
39、而每年交納鹽課“正供”的鹽商們,則屬于與朝廷有著密切關系的、享有特權的商人集團。
40、他們獲得經營銷售食鹽的專利權,賺取高額的利潤,不少鹽商積累的資金往往數(shù)十萬兩以至數(shù)百萬兩之多,形成巨大的商業(yè)資本。
41、許拜庭就是在清朝政府這種一切為鹽業(yè)生產、銷售開路的政治大氣候、大環(huán)境之下,得以迅速地崛起于廣州鹽業(yè)界,并成為其中佼佼者的。
42、時來運轉,許拜庭娶了番禺同邑梁伯容的女兒為妻,日后還陸續(xù)納了江氏、陳氏、廖氏、區(qū)氏、李氏、侯氏等六個側室。
43、前后共生下兒子11人,女兒8人。
44、不過,許拜庭的眼光并不僅僅囿于商業(yè)上,陶醉于一時一地的成功,他似乎比周圍的人都更深謀遠慮,看得更遠,想得也更多。
45、這也正是他有膽有識,高人一著的地方。
46、 剿滅海盜 效力朝廷嘉慶十五年(1810),已經成為廣州府鹽業(yè)巨賈的許拜庭,得到一次重要的效力朝廷的機會。
47、嘉慶初年,廣東海洋面海盜出沒為患。
48、到了嘉慶十四年,從福建和廣東等海疆,不斷傳來海盜劫掠商船,致許多地方糧油斷市。
49、面對日益危困的局面,嘉慶帝企圖采用官民結合的方式,鎮(zhèn)壓廣東沿岸海盜,但也需要開銷一筆巨額經費,便想到讓富商們捐款。
50、此時的許拜庭,屬于從清朝政府獲得既得利益的商人階層。
51、在食鹽專賣、簽商認引的制度下,鹽商享有引岸銷鹽的特權,可以直接謀取巨額的利潤,因而顯得特別豪富。
52、在許拜庭眼中,以清帝為主宰的國家的利益,與自己家庭的利益是一致的。
53、所以,在鹽商的報效朝廷的熱潮中,許拜庭熱情積極地參與了捐輸報效活動。
54、朝廷關于就地組織民間力量參與剿捕海盜的動員,對許拜庭有一種特別的激勵。
55、他不甘居人之后,極其熱心地自己招募并組織龐大的剿盜隊伍,這年才38歲的許拜庭,來到制府,向總督百齡慷慨激昂地表述他對于為患鄉(xiāng)間的海盜的憤慨之情,同時,并詳細地陳述了自己參與剿捕的計劃。
56、原來,這時他已經招募到紅單船數(shù)十艘,水勇數(shù)千,每月散千金,自為部署,并準備親率水勇出大洋剿捕立功。
57、百齡對他的行為部署欣賞有加,便發(fā)布了同意他參與剿捕的命令。
58、在珠江口一帶為禍最烈的,要數(shù)張保仔、郭婆帶、香山二、鄭石氏和烏石二、烏石三兩兄弟等海盜匪幫。
59、他們勇猛善戰(zhàn)。
60、令到兩廣總督萬分頭痛。
61、許拜庭協(xié)同總兵黃飛鵬率領的舟師,不分晝夜追擊,與張保仔部交戰(zhàn)十數(shù)天,令其聞風喪膽,急急流竄出去,許拜庭得勝而回。
62、到了陽春三月,張保仔自愿投誠。
63、至此,一支最強悍的海盜隊伍宣布瓦解了。
64、惟有兩路烏石二、烏石三等海盜,仍在海岸一帶繼續(xù)肆虐為患。
65、許拜庭又一次接受總督之命,率水勇壯士,協(xié)同官兵一同向他們出擊。
66、此次出擊隊伍規(guī)模龐大,投誠后的張保仔率隊在其中,共分幾隊兜剿。
67、終于將烏石二、烏石三及馀眾生擒,全省洋面一律蕩平。
68、至此,困擾朝廷多時的海盜,基本解決。
69、在事后的論功行賞中,總督百齡極其欣賞許拜庭在這次剿捕海盜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慷慨、智慧和勇敢,特別向朝廷奏報了他的事跡,因而,他先是獲得了議敘“府同知”加一級,繼而又獲得了“晉封中議大夫”的獎賞。
70、 開山立祖 高第望族嘉慶帝對許拜庭的賞賜,對他來說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這更激發(fā)了他那個野心勃勃的愿望。
71、他選定高第街作為許氏家族的永久性居住之地,按道光二十九年(1849)立的《許拜庭家廟石刻碑記》記載:先大夫(即許拜庭)始隸籍番禺,卜居新城高第街,同居共爨四十馀年茲矣”,這也說明也正是許拜庭定居高第街正是許拜庭剿捕海盜立功,接受朝廷嘉獎封贈的前后。
72、許拜庭與黃老夫人,皆希望子孫科第蟬聯(lián),世代業(yè)儒,搬來高第街居住,討到一種吉祥和口彩,也讓子孫們有一種鞭策和鼓勵。
73、許拜庭斥資在高第街的中段,購置了幾處當時沒落人家的屋宇,拓建連成一體,前臨街圩,后靠玉帶濠。
74、雕梁畫棟,豪華異常。
75、人稱這一帶為“許地”,他的子子孫孫便在這里生息繁衍,家聲也越來越顯赫。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