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代韓信的簡介,誰知道古代韓信的故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公元前206 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zhàn)爭”。
2、作為劉邦麾下的一代名將,韓信,公元前204 年,用背水一戰(zhàn)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20萬趙軍。
3、公元前202 年,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
4、 楚漢之爭結束后,功高震主的韓信馬上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
5、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了韓信的兵權,在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劉邦此時并沒有殺他,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
6、在公元前196 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于長樂宮鐘室。
7、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可是韓信在當齊王的時候,可以與劉邦、項羽鼎足而居,表現出對劉邦的忠貞不貳,沒有謀反。
8、當時他的謀士那蒯通一心為其著想,勸他及早獨立。
9、蒯通是如何勸韓信的呢?韓信是個軍事天才,在陷入政治決策的漩渦時,他是如何權衡其利弊的呢? 韓信在最能謀反的時候卻沒有謀反,而在沒有兵權的時候,卻謀反了。
10、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有專家據此認為有勇有謀的韓信不會出此昏招,因此謀反并不可能,還有人認為韓信是被逼上梁山。
11、韓信到底反沒反,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講述漢代風云人物韓信——被殺之謎。
12、 (全文) 我們今天繼續(xù)講漢代風云人物。
13、說起漢代風云人物,不能不說到韓信,因為韓信在西漢初年至少有兩個第一,第一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功臣,當時就有人這樣評價韓信,功高無二,略無世出,什么叫略無世出呢?就是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韓信了。
14、他的功勞也沒有人可以跟他媲比了。
15、第二個第一,他是西漢第一個被殺的功臣,西漢還有一些被殺的功臣,但是韓信是第一。
16、韓信的死使我們想起耳熟能詳的成語,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這個話韓信說過,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韓信,是誰呢?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臥薪嘗膽,那么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報仇雪恨的主要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還有一個是大夫文種。
17、越國滅掉吳國以后,范蠡大夫就對文種大夫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8、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這里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漢語里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就是跑得飛快的狗,后來走狗這個名詞就從這兒出來的。
19、范蠡大夫就走了,他干嘛去了?下海經商,據說還攜帶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下海經商,成了一個大富翁,叫做陶朱公。
20、文種大夫不走,文種說你看我立了這么大的功勞,現在是摘桃子的時候我干嘛要走?。克蛔撸Y果越王勾踐送給他一把劍,同時帶了這么一句話。
21、勾踐說,先生交給寡人七種殺人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地方用啊,是不是就在先生身上試一試呢?那文種一聽就明白了,自殺了。
22、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來歷。
23、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韓信被殺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事情,就是在漢10年,也就是劉邦當了漢王以后10年,當了皇帝以后5 年,這個時候剛剛建立的西漢王朝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一個叫陳豨的造反,自稱代王,不是代替的代,是代國之王,代在什么地方呢?在現在的河北省境內。
24、陳豨當時有很多軍隊和人馬,而且陳豨是養(yǎng)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這個人是很厲害的,他走到哪兒跟隨他的隨從的車輛上千輛,很多人擁護他,陳豨就在岱國造反了。
25、陳豨反了以后,劉邦勃然大怒,帶領軍隊御駕親征,去討伐陳豨,這時候,韓信與陳豨有書信來往,韓信就寫信給陳豨說,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給你做內應。
26、而且做了準備,準備把監(jiān)獄里的人放了出來,讓他們去攻打皇宮,當時看守京城的人是呂后,說把呂后抓起來,殺了。
27、這個事情被人告發(fā)了,告發(fā)的原因,是韓信手下有一個人,犯了錯誤,韓信把他關起來了,準備殺頭,這個人的弟弟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向呂后通風報信,說韓信準備謀反。
28、 呂后說這個事情怎么辦???把相國蕭何找來商量。
29、蕭何就出了一個主意,蕭何出了一個什么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韓信,說前方傳來了捷報,咱們皇上打了勝仗,現在群臣都要到皇宮里祝賀。
30、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通信是不發(fā)達,不方便的,前方有什么戰(zhàn)事,韓信并不知道,那么蕭何出來說,韓信就相信了,但是韓信不去,韓信說你看我一直在生病,因為前一段時候韓信鬧情緒,一直在裝病不上朝,我不上朝的人,怎么能去呢?蕭何說,雖疾強入賀,你雖然有病,但是你還是勉為其難吧,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賀,你不祝賀不好嘛。
31、韓信覺得這個實在是推托不過,勉勉強強就進攻了,就來到長樂宮。
32、當時漢王朝的宮殿兩座,一個叫未央宮,就是皇帝住的,一個是長樂宮,就是皇后住的,因為是呂后在主政,所以來到長樂宮。
33、一進長樂宮兩邊早就埋伏好了,很多的壯士一擁而上,把韓信捆起來了,呂后也沒有請示,也沒有匯報,也來不及,當機立斷,先斬后奏,把韓信殺了,斬之于長樂鐘室,就是長樂宮里面有一個放編鐘,古代奏樂是要有鐘的,放編鐘的房子里面,就把他立馬殺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韓信的家人,遺幸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部殺光。
34、 這個時候臨死之前,韓信是仰天長嘆,他說了這么一句話,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為天災。
35、這句話什么意思?我后悔啊,我后悔當初沒有聽蒯通的建議,以至于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被小孩子,被女人所欺騙,所謀殺,我真是追悔莫及。
36、 蒯通這個人《史記》上的說法叫范陽辯士,范陽在河北省,現在河北城的一個地方大概祖上是范陽人,但《史記》也把這個蒯通稱為齊之辯士,可見他活躍的地區(qū)是齊國,就是現在山東這個地方。
37、什么叫做辯士呢?辯士就是謀士,就是靠辯論、說服、出謀劃策來謀生的士,所以也叫說客,我們知道在春秋戰(zhàn)國甚至到秦漢之交,社會上有一個階層叫士,士是什么呢?就是低級貴族,貴族一共有四等,天子、諸侯、大夫、士。
38、士和前三種貴族的區(qū)別在于什么地方呢?天子、諸侯、大夫都是有地盤的,有領地、有封地、有封國、封邑,而士是沒有的,就是士是沒有家產的,用現在的話說士是沒有不動產的。
39、士有什么呢?他第一個有一個貴族身份,第二一般說,士都有一技之長,比如說他有武藝,武功好,這個叫做武士,比如他有文才,文筆好,這個叫做文士,如果說他計謀好,那他就叫做謀士,如果他口才好那他就叫做辯士。
40、這樣一些人就是靠出謀劃策、耍嘴皮子、游走于諸侯權貴之間,今天給你出個主意,明天給他出個主意,他們沒有什么立場的,這些人沒有什么是非的,他反正就是給你出主意,如果你采納我的注意,我被你雇傭了,我是忠心耿耿給你謀劃,如果我的主意你不聽,byebye,我換一個老板。
41、就像現在的什么策劃大師,什么點子公司,就是這個,也算是一種智力勞動吧。
42、蒯通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且非常有名,天下有名的辯士,曾經到處游說,那么蒯通什么時候給韓信出主意呢? 公元前206 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zhàn)爭”。
43、在楚漢相爭的過程當中,韓信的軍事天才被劉邦譽為“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而劉邦帶軍確是屢戰(zhàn)屢敗。
44、在公元203 年,劉邦怕韓信有變,就封他為齊王,而此時的韓信,已經是聲威遠震。
45、 對于韓信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造反機會,因為現在劉邦也好,項羽也好,都不敢得罪韓信啊,那些這些謀士,這些辯士是何許人也,機靈鬼啊,他還能看不清這個,于是呼呼啦啦地都跑去找韓信,第一個來的叫做武涉,武涉是什么人呢?武涉是項羽手下的人,項羽把武涉派去就是想穩(wěn)住韓信,讓韓信守中立,但是武涉是項羽的人他說服力是很有限的。
46、第二個自動跳出來勸說韓信的就是蒯通。
47、蒯通這個時候本來就是韓信身邊的謀士,而且韓信齊國的72座城市全部打下來就是蒯通的主意,所以蒯通的說服力比較強,說話分量比較重的。
48、而且蒯通是這樣去說服韓信的,他說我這個人會看相。
49、韓信說你會看相嗎?他說是啊。
50、你給我看看。
51、那這個東西天機不可泄露。
52、韓信說好好,左右的人你們都出去。
53、然后蒯通就說,相君之面不過封侯,而且會有危險,看你的臉是一個侯爵這個水平,而且有風險。
54、相軍之背貴不可言。
55、看你背,背長得好,貴不可言,這樣來說服韓信。
56、 武涉和蒯通來游說韓信,他們倆的意思差不多,主要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說什么呢?說韓信你現在的形勢非常之好在楚漢相爭的這個戰(zhàn)爭中,你處于一種舉足輕重的這樣一種角色,這樣一個分量。
57、武涉是這么說的,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左投則漢王勝,右投則楚王勝。
58、 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權就是權重,不是權利。
59、什么叫做權呢?權就是秤砣,秤砣就叫做權。
60、那個秤桿叫衡,把秤拎起來,怎么的情況全靠秤砣在移動,所以這個叫做權,權的分量就叫做權重。
61、你現在這個秤砣你往左邊移移劉邦就贏了,你這的秤砣往右邊移移,項羽就贏了,所以叫權在足下。
62、什么叫足下呢?足下是古人對朋友輩的一種尊稱,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臉,因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
63、見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臉,我只敢看你的單陛之下,你知道我們皇帝的龍椅,那個寶座是有一個臺,臺上面有臺階,那個臺階叫單陛,我只敢看你的單陛之下。
64、見到太子、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看你的宮殿之下;見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樓閣之下;見到尊貴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腳下,就是低頭的意思。
65、足下,權在足下。
66、就看足下的這個足往哪邊走,這叫做舉足輕重,就是你這一抬腳就有分量。
67、這個蒯通也有這樣的意思,蒯通怎么說呢? 當今兩主之命懸于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
68、 也是這個意思,舉足輕重,所以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意思,韓信你在這個關鍵時刻可得站穩(wěn)了立場,你一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這個政治斗爭當中,站隊是非常重要的,站隊站對了,青云直上,富貴榮華。
69、站錯了,身敗名裂,沒有翻身的余地。
70、所以你要想好了,這是第一層意思。
71、 第二層意思,他們都說,你不能幫劉邦,為什么呢?因為劉邦的野心是很大的,他要兼并天下,之所以他重用你韓信,是因為楚王項羽還在,他的頭號敵人是項羽,他要用你來對付項羽,一旦項羽被他滅了,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你韓信。
72、因此韓信的命運和項羽的命運連在了一起,這是第二層意思。
73、 由前面兩個前提邏輯地得出第三個結論,那就是你韓信既不要幫劉邦,也不要幫項羽。
74、不能幫劉邦的道理很清楚,你幫了劉邦,把項羽滅了以后,下一個滅的就是你了,那么同樣的道理,你幫了項羽,那么劉邦滅了以后,也輪到你,所以最佳選擇是什么呢?三分天下而王之,王就是王,就是稱王的意思,干脆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誰也不吃掉誰,大家都安全,天下也和平。
75、這個建議如果被采納了,中國的歷史重寫了,重寫了。
76、這是武涉和蒯通共同的意見。
77、但是由于武涉他是項羽派來的說客,他的說服力不強,所以韓信很簡單地就把武涉給打發(fā)了。
78、 韓信怎么說呢? 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故背楚而歸漢。
79、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80、夫人深親信我,我背之不祥,雖死不易。
81、幸為信謝項王。
82、 韓信說,你武涉先生是從項羽那兒來的,我韓信也原來在項羽麾下當差,項羽對我怎么樣呢?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郎中就是警衛(wèi)員,或者說侍衛(wèi)官,整天拿著一個戟在他門口站崗,我出的主意他不聽,我做的策劃他不用,所以我才離開項王的。
83、我來到漢王這邊,漢王對我怎么樣呢?授我上將軍印,封我做三軍總司令,給我那么多的人馬,讓我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我才有了韓信我今天,何況漢王對我是多么的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我穿,讓出自己的飯菜給我吃,一個人對我這么好,這么親這么愛,我如果背叛他,那是不吉利的,背之不吉,雖死不義,那么我寧肯死我也不會改變我對漢王的一片忠心。
84、對不起得很,武先生,請你代替我韓信謝謝項王。
85、那么蒯通呢?蒯通是韓信自己的謀士,蒯通的說話的分量就要重得多了,蒯通一共三此勸說韓信,那么第一次勸說韓信的這個意思和武涉是一樣的,韓信的這個回答也是一樣的,韓信這么說,他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86、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 漢王把他的車子給我坐,把他的衣服給我穿,把他的飯菜給我吃,我怎么能見利忘義呢?我怎么能夠背叛他呢?那么蒯通就說了,你覺得漢王對你很好嗎?恩重如山,你覺得你們倆親如兄弟?唇齒相依?心心相印,休戚與共,不對吧,蒯通說世界上沒有什么永恒的友誼,比方說,越王勾踐和他的大臣大夫范蠡,大夫文種關系好不好,鐵不鐵?文種大夫和范蠡大夫為越王勾踐立下的功勞大不大,后來怎么樣呢?野獸已盡而獵狗烹,野獸都打完了以后,獵狗還要它干什么,獵狗就煮著吃了,后來他們不就落得這個下場嗎?難道說你今天和漢王的關系就好得過越王勾踐和文種大夫的關系嗎?你靠得住嗎?韓信說,哎,這個事你讓我想想好吧,你讓我想想。
87、蒯通第三次去說服韓信,說足下不可以再憂郁了,他說猛虎猶豫不如蜜蜂一蜇。
88、老虎厲害不厲害?他說如果老虎在那兒猶猶豫豫的話,還不如一只蜜蜂,蜜蜂當機立斷,就是刺你一下,刺了算了。
89、你不能這樣猶豫,這是上天給你一個極好的機會,是你成就大業(yè)的機會。
90、你如果三分天下而王之,至少此刻你首先可以保平安,將來條件成熟了以后,你可以得天下,你進退自如,你為什么一條道走到黑呢?蒯通就說了這樣的話,他說,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91、 就是上天給你的你不拿,那你是要帶來災難的,時機成熟了你不做,那是要帶來災殃的,你不能猶豫。
92、 他說,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
93、 功就是功名,功業(yè),事業(yè),一個人的功業(yè)、事業(yè)很難成功,但是要失敗很容易。
94、通常老百姓說的這個事咱做不好還不能往壞里做,失敗是很容易的事情。
95、時是什么?時是時機,機遇,時機和機遇這個東西很難得到,但是很容易丟掉。
96、我們講機遇、機遇就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機遇,是不是?那么你一旦機遇來了,你應該緊緊地抓住,你一不抓住,它馬上就沒有了,轉眼即逝,所以蒯通說,時乎時不再來。
97、 機遇啊機遇啊,它是不會再來的,天底下哪兒有這種事,老天爺給你一次機遇你錯過了,再給你一次再錯過,再給你一次,就瞅著你給了,不可能的,愿足下詳查之。
98、 韓信在當時不愿意背叛劉邦的理由是什么?那就是他對蒯通說的那段話,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99、 這個回答比他回答武涉的那個說法高了一個層次,更為深刻。
100、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坐了人家的車子,那就要把人家的患難也背在自己的身上,因為他已經用他的車子背過我了,穿了人家的衣服,那就要把人家的憂慮也當做自己的憂慮,放在自己的心懷里面,懷人之憂,吃了人家的東西,就要用生命去報答,寧肯死也要完成人家的事情,死人之事,這是一個很高很高的要求,那已經不簡單的是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問題,甚至要用生命去報答。
101、這是為什么?因為中國文化有一個這么一個觀念,食物是生命之源,誰給我們東西吃,誰就給了我們生命。
102、誰給我們生命,母親給我們生命,而母親給我們生命當然按現代科學的觀點是生育了我們,但是你要想一個小孩子,一個嬰兒,他能知道他是誰生的嗎?他不可能知道,他知道什么呢?他只知道誰給他吃的。
103、而一般地說,孩子都是母親用母乳來哺育,誰給他奶吃,他就認誰做母親,這就叫有奶便是娘,實際上歷史上很多人都是和奶媽親,包括歷史上一些皇帝,他都是跟奶媽親,因為他吃奶媽的奶長大的。
104、而且我們中國很多地區(qū)就把這個奶叫做媽媽,吃奶就叫做吃媽媽,那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凡是給了我們生命源泉,包括我們肉體的生命,包括我們精神的生命,我們都稱之為母親,比如母親河,母校,祖國母親,都是生命的賦予者。
105、同樣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共衣是一種很重很重的情分,因為中國人有一個觀念,自己的衣服是不能隨便給人穿的,尤其是女人。
106、一個女人是不能把自己的衣服隨隨便便給別人穿的,為什么呢?因為衣服是最貼身的衣服,它已經構成我們文化人身體的一部分,因為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我不能赤身裸體的,必須要穿衣服,因為它代表我的身份,代表著我的甚至代表我的性格,我的心理,它是我身體的代表。
107、如果我把我的衣服給人穿這叫做以身相許。
108、《詩經》里面有一首詩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109、 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跟你共一件戰(zhàn)袍。
110、同袍就是同胞啊,我們說骨肉同胞,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那胞是什么?胞就是衣,胞衣,就是小孩子生下來的那個外面那個胞衣。
111、所以同袍就是同胞,同衣就是同依,就是依靠的依。
112、我們看《紅樓夢》里面有一個情節(jié),就是晴雯因為王夫人討厭她,說她長得像狐貍精,狐媚,肯定是勾引我們家哥兒了,攆出去,攆回家去,又窮又苦又生病,不久人世,奄奄一息。
113、寶玉偷偷地去看她,兩個人淚流滿面。
114、最后晴雯已經是到生命最后的時刻了,掙扎著在被子里面把自己貼身的內衣脫下來交給寶玉,寶玉接過來以后,立即明白了晴雯的心思,把自己的外衣也脫了,把晴雯的內衣緊緊地穿在自己身上。
115、晴雯說這樣一來我就死可瞑目了,要不然我真是枉擔了一個罪名。
116、所以枉擔的罪名什么意思呢是王夫人懷疑她跟寶玉兩個人那個了,其實晴雯是清白的,她和寶玉兩個沒那個,跟寶玉那個的是襲人。
117、但是,這樣一來,我晴雯的內衣寶玉穿過了,就等于我晴雯和寶玉兩個的身體已經貼在一起過了,那么我背這個罪名我也不冤枉了。
118、你說共一件衣服是多么重的情分???那么劉邦能夠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韓信穿,韓信感恩戴德,永志不忘,不能背叛。
119、這當然是中國文化中國的心理的通則,但是對于韓信來說,他還有一層特殊性,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韓信早年時是挨過餓,挨過凍,是曾經沒飯吃沒衣服穿的人,遇到一個諸侯王,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給他穿,把自己的飯給他吃,他這份感激簡直是難以言表。
120、于是我們發(fā)現,要解答韓信這個不肯背叛而終于背叛這個謎團,我們還必須弄清楚韓信的身世,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早年有什么樣的遭遇,他后來又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走上一條成功的人生道路呢?請看下集,漢代風云人物韓信之身世之謎。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