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抗酸桿菌染色,抗酸桿菌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簡介編輯抗酸桿菌(acid-fastbacilli)又稱分歧菌。
2、該菌屬無鞭毛、無芽胞、不產生內、外毒素,其致病性和菌體成分有關。
3、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腫。
4、分歧桿菌種類較多,可分為結核分歧桿菌復合群、非結核分歧桿菌和麻風分歧桿菌三類。
5、之所以稱之為抗酸菌(acid-fast bacilli),是因為這類細菌在抗酸染色中能抵抗酸性酒精的脫色作用,可以被染成紅色的細菌。
6、如結核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等。
7、分枝桿菌都屬抗酸菌。
8、2分類編輯結核分歧桿菌(M.tuberculosis),俗稱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
9、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
10、結核病至今仍為重要的傳染病。
11、估計世界人口中1/3感染結核分歧桿菌。
12、據(jù)WHO報道,每年約有800萬新病例發(fā)生,至少有300萬人死于該病。
13、我國建國前死亡率達200-300人/10萬,居各種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衛(wèi)生狀態(tài)改善,特別是開展了群防群治,兒童普遍接種卡介苗,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大為降低。
14、但應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區(qū)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劑的應用、酗酒和貧困等原因,發(fā)病率又有上升趨勢。
15、非結核分歧桿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a)是指結核分歧桿菌、牛分歧桿菌與麻風分歧桿菌以外的分歧桿菌。
16、原稱為非典型分歧桿菌(atypicalmycobacteria),其特性有別于結核分歧桿菌,如對酸、堿比較敏感;對常用的抗結核菌藥物較耐受;生長溫度不如結核分歧桿菌嚴格;多存在于環(huán)境中;為條件致病菌。
17、可因引起結核樣病變而受到關注。
18、抗原與結核分歧桿菌有交叉。
19、1999年上海第一肺科醫(yī)院報道,15年間5592例痰抗酸桿菌陽性患者中經鑒定為非結核分歧桿菌者173例中有咳嗽癥狀者占78%,咯血者58%,發(fā)熱者26%,有空洞者40%。
20、表明有一定致病性。
21、非結核分歧桿菌從結核樣病人分離的陽性率,我國為3%~15%。
22、麻風分歧桿菌(M.laprae),俗稱麻風桿菌,引起麻風,是一種慢性傳染病。
23、流行廣泛。
24、目前全世界約有病例1200萬,主要分布在亞、非和拉丁美洲。
25、我國建國前流行較嚴重,估計約有50萬例病人。
26、1981衛(wèi)生部要求提出在20世紀末基本消滅麻風的指標是發(fā)病率≤0.01‰。
27、目前,發(fā)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28、1996年統(tǒng)計尚有現(xiàn)病人6200余例,患病率為0.0056‰。
29、近3年病例已穩(wěn)定在2000例左右。
30、但治愈后有一定復發(fā)率(約3.7%),應予重視。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