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乙型肝炎病毒 (HBV) 如何支持肝癌的存活和生長,這一過程在腫瘤發(fā)展的早期就開始了;在某些情況下,在癌癥診斷前長達 20 年。
全世界約有 2.4 億人感染了 HBV。已知這種病毒會影響肝臟中的染色體,并可能導致肝細胞癌,這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這個過程涉及將病毒的 DNA 整合到肝細胞中。
在他們于 11 月 25 日發(fā)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 DNA 測序方法的最新進展研究了 296 種肝細胞腫瘤,這些腫瘤是全基因組泛癌分析數據庫的一部分。
他們發(fā)現 HBV 的 DNA 已整合到 51 個樣本中的癌細胞 DNA 中,總共 148 個實例。在 23 個樣本中,病毒 DNA 的整合導致其感染細胞的 DNA 發(fā)生大規(guī)模變化,從而可能在癌癥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使用先進的計算機算法,研究人員估計了 HBV 遺傳物質被插入肝細胞的時間。在某些情況下,發(fā)現時間早于癌癥診斷數年,而在一個案例中,發(fā)現時間早于 21 年。
Eva Álvarez,第一作者和博士。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的學生說:“肝細胞癌每年導致 700,000 人死亡。雖然并非所有病例都與 HBV 相關,也不是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患上癌癥,但更多地了解這種關系可能有助于發(fā)現新的治療方法或方法來監(jiān)測感染這種病毒的人,以識別那些有風險的人。”
Crick and MD Anderson 的作者兼小組負責人 Peter Van Loo 說:“HBV 是目前與癌癥相關的少數幾種病毒之一。現在已經清楚這種病毒如何導致大規(guī)?;蚪M損傷,從而導致對腫瘤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這一研究領域可以為癌癥形成和進化提供有價值的新見解。”
該研究將繼續(xù)研究 HBV 與癌癥之間的關系,包括研究感染病毒的非癌組織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