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萱萱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培根隨筆精彩語段,培根隨筆摘抄加賞析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那么現在讓我?guī)е蠹乙黄饋砜纯窗桑?/p>
摘抄:《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弗蘭西斯·培根所著。
《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
”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
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
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賞析: 1.培根隨筆片段《論求知》賞析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干。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
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以裝飾。
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惟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馳情,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zhí)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
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
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zhèn)巍?/p>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惟聰明者善于運用學問。
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鉆研,仔細揣摩。
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后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
但這只限于質量粗劣的書。
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不愿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
如果一個人只愿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
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一樣。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于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
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
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
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
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都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2.培根隨筆片段《論美》賞析 《論美》是散文集中的一篇著名的美文。
培根在文中提到: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
誠然,愛美是人的天性。
無論是生活在哪個年代哪個國家的人,都在追求著美。
然而,當人們樂此不疲地使用各種方法淡妝濃抹、注重衣著、講究發(fā)型等讓“美麗”布滿全身時,卻可曾想到,你得到的,僅僅是瞬間的外表美,而真正能讓你美麗起來的,你又得到了多少呢?!那些衣著華麗、披金戴銀,卻毫無真才實學,肚里空空的人;那些外表風度翩翩、英俊瀟灑,而內心丑惡、言行令人不齒的人,他們是否真正等到了美呢?僅有衣著,外表的美,并不是完整的美麗。
外表的美往往是膚淺、短暫的。
你看紅通通的蘋果和可人的荔枝盡管有天然的美貌,但過幾天,她們的美貌就開始衰變,然后就會腐爛掉。
我們人也一樣。
每個人都有過一張紅潤的、笑容可掬的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臉就慢慢地爬滿了皺紋,青春的美麗不復存在。
外表的美總是經不起歲月的沖洗,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
很多其貌不揚的人,被認為是真正美的人。
音樂家貝多芬雖只是個1.6米的又矮又盲的人,但他的精神是如此崇高,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高大。
這是因為他不斷地在音樂領域努力開拓,為音樂事業(yè)奮斗一生,發(fā)出了無比強大的個人藝術魅力。
還有許許多多的外表平平甚至是丑陋的人,他們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共和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正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所說的:“人,應該從知識、修養(yǎng)到風度、衣著,都是美麗的。
”世界上的很多事并不都是需要漂亮的人來做,相反許多事情的成敗在于是否有真才實學。
當我們頌揚愛迪生、李時珍的卓越貢獻時,當我們欣賞雨果、魯訊的不朽名著時,當我們贊美喬丹、馬拉多納的高超球技時,誰又曾在意他們是否美麗呢?雖然每個人都希望“才貌雙全”,然而談何容易。
既然外表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個不變的事實,那么何不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勤奮努力、品德修養(yǎng)在別人面前展現出一個美麗的自我,展現出一個具有內在美的真實完美的自我呢? 美麗,是由內而外的。
當你在書海中暢游而縱覽古今、橫觀中外時;當你聆聽動人的樂曲、觀賞美妙的圖畫而培養(yǎng)著高尚情操情;當你擁有智慧的頭腦,敏捷的思維而自信大方、幽默高雅時,再加上服飾與粉飾的陪襯,你便擁有了真正的、完整的美麗。
記得劉墉說過“美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因為美會在凝視中凋零。
”也就是,真正的美不是用眼來發(fā)現,而是用心去發(fā)掘、去感受。
真的美不在于其外表,而在于其內涵。
培根在《論美》中也提到:把美的形象與德行結合起來吧。
只有這樣,美才會發(fā)出真正的光輝。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采納。
本文今天分享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標簽: 培根隨筆摘抄加賞析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