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抽象藝術比具象藝術更容易引發(fā)更抽象的思維方式。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fā)表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涉及藝術和付費觀眾的在線研究以及他們從中學到的東西。
具象藝術描繪了觀眾普遍認可的主題。人物、建筑物、水果或其他物體的繪畫以及雕像和半身像都是具象藝術的例子。另一方面,抽象藝術涉及的圖像主要是在不以視覺方式參考自然世界的情況下傳達思想。在這項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員試圖更多地了解這兩種類型的藝術如何影響觀看它們的人的大腦。為此,他們創(chuàng)建了一項可以使用名為 Amazon Turk 的平臺完全在線進行的研究,該平臺是亞馬遜旗下的一個網站,允許研究人員和其他人向執(zhí)行任務的工人付費。在這項工作中,任務包括要求 840 名工作人員觀看四位抽象藝術家的畫作。每幅畫都屬于以下三類之一:明確定義的對象,有點抽象,又抽象。工作人員被要求將每幅畫(在他們的腦海中)放置在給定的展覽中。展覽選擇包括代表“今天”的展覽或代表“一年后”的展覽。他們還可以選擇將它們放置在附近的展覽中,例如在拐角處,或放置在遠處,例如在另一個州。
研究人員在反應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模式——那些觀看抽象藝術的人往往認為這些畫作描繪的是未來或遙遠的事物。他們想在展覽中展示“一年后”和“另一個狀態(tài)”。另一方面,那些關注更具代表性的藝術的人更有可能希望在“即將到來”的“今天”展覽中展示藝術。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fā)現(xiàn)表明,觀看抽象藝術可以喚起他們所說的心理距離——更多地從概念上而不是現(xiàn)實中看待事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