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文獻分析了晚年體重指數(shù) (BMI) 與癡呆之間的潛在關聯(lián)。鑒于有一些數(shù)據(jù)表明雌激素具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女性和男性之間的 BMI 與癡呆關系可能不同。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研究調查過這一假設。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德國的一般實踐中分別分析老年女性和男性的 BMI 與癡呆癥之間的關聯(lián),該研究將發(fā)表在下一期的阿爾茨海默病雜志上。
“由于人口老齡化,癡呆癥的患病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可能會增加;目前還沒有治愈癡呆癥的方法,”該大學流行病學系的 Karel Kostev 博士教授解釋說IQVIA。“有鑒于此,IQVIA一直在開展不同的研究,調查癡呆的危險因素,以預防癡呆的發(fā)生,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
這項回顧性隊列研究使用了來自疾病分析器數(shù)據(jù)庫 (IQVIA) 的數(shù)據(jù),其中包含來自德國一般和專業(yè)實踐中遵循的患者的人口統(tǒng)計、診斷和處方數(shù)據(jù)。納入了 200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間在德國接受了 832 家全科診所之一的患者。索引日期對應于 2006 年至 2019 年之間的首次就診日期。納入標準如下:索引日期前一年至診斷癡呆或最后一次隨訪前一年期間的 BMI 可用數(shù)據(jù);指數(shù)日年齡≥65歲;并且在索引日期之前或索引日期之前沒有診斷出癡呆癥。
癡呆癥(因變量)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和未定義的癡呆癥。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定義,并使用索引日期前一年與診斷為癡呆或最后一次隨訪前一年之間的平均BMI值,將BMI作為四類變量納入本研究:體重過輕(即 BMI <18.5 kg/m 2)、正常體重(即 BMI 18.5-<25 kg/m 2)、超重(即 BMI 25-<30 kg/m 2)和肥胖(即,體重指數(shù)≥30 kg/m 2)??刂谱兞堪挲g、性別和在診斷癡呆或隨訪結束前五年記錄的合并癥。使用針對年齡和合并癥調整的 Cox 回歸模型分析所有患者和性別的 BMI 與癡呆之間的關聯(lián)。
這項研究包括 296,767 名患者(平均 [標準差] 年齡 70.2 [5.9] 歲;54.3% 為女性)。體重不足、體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別為0.9%、25.5%、41.5%和32.1%。癡呆癥的 10 年發(fā)病率從體重過輕者的 11.6% 顯著降低到肥胖者的 8.7%(對數(shù)秩 p 值 <0.001)。
在女性中,只有超重與癡呆呈顯著負相關(HR=0.93, 95%CI=0.88-0.97)。相比之下,在男性中,唯一與癡呆癥發(fā)病率顯著正相關的 BMI 類別是體重過輕(HR=1.58,95% CI=1.11-2.25)。在癡呆的具體類型方面,肥胖與阿爾茨海默病呈顯著負相關(HR=0.81, 95% CI=0.70-0.93),超重與女性患者未明確癡呆呈負相關(HR=0.90, 95% CI=0.85) -0.96)。在男性患者中,肥胖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也存在顯著負相關(HR=0.82, 95% CI=0.69-0.98),而體重過輕與未明確癡呆呈正相關(HR=1.95, 95% CI=1.30- 2.93)。
“看來,老年男性體重過輕和癡呆之間存在強烈而積極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定期評估 BMI<18.5 kg/m 2的老年男性患者的認知障礙,”第一位作者 Louis Jacob 博士指出, MD, Ph.D.,來自 Parc Sanitari Sant Joan de Déu 的研發(fā)部門。“此外,應該在這一人群中實施旨在增加體重的干預措施,這些干預措施可能包括營養(yǎng)補充劑、高能量零食和社區(qū)支持服務。另一方面,超重可以預防老年女性患癡呆癥,這表明適度的從認知的角度來看,晚年體重超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該研究的作者還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或使其他國家和環(huán)境中的這些發(fā)現(xiàn)無效。此外,需要進一步的數(shù)據(jù)來更好地了解這些性別差異在晚年 BMI 與癡呆癥,并更好地描述女性荷爾蒙所起的確切作用。”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