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鎖在大塊古代巖石中近20億年的微小化石為我們提供了地球上光合作用的最早證據。
在澳大利亞北部沙漠的麥克德莫特地層中,人們在被認為是17.5 億年前的藍藻化石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稱為類囊體的微小結構。
這些結構存在于當今光合生物的細胞內,這些生物含有葉綠素色素,用于吸收光進行光合作用。
這意味著微化石代表了光合作用最古老的直接證據,為我們提供了攜帶類囊體的藍細菌出現(xiàn)的新的最低年齡,并為了解早期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生命如何在我們的星球上出現(xiàn)提供了新工具。
列日大學古微生物學家 Catherine Demoulin 領導的研究小組寫道: “我們的研究為存在進行產氧光合作用的代謝活躍的藍藻提供了直接證據。”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