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是一種μ-阿片受體激動劑,是醫(yī)院最常用的鎮(zhèn)痛劑之一,可能會導致嚙齒動物的長期行為和軀體感覺障礙。然而,尚不清楚芬太尼的使用是否與自閉癥的發(fā)展有關。由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 (MGH)、上海第十人民醫(yī)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動物研究表明,芬太尼可以在年輕的雄性和雌性小鼠中引起類似于自閉癥行為的變化。研究結果發(fā)表在英國麻醉雜志上。
其他團體的研究表明,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功能障礙會導致自閉癥。Grin2a 和 Grin2b(編碼 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的 GluN2A 和 GluN2B 亞基的基因)的變異與自閉癥有關。此外,大腦的前扣帶回皮層在自閉癥中受到影響。
在目前的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報告說,芬太尼通過激活前扣帶皮層中的 mu-阿片受體,在年輕的雄性和雌性小鼠中誘發(fā)自閉癥樣行為。此外,這些芬太尼誘導的自閉癥樣行為的出現部分是由于高甲基化介導的小鼠前扣帶皮層中 Grin2b 表達的降低。
“由于前扣帶皮層是調節(jié)社會信息的樞紐,我們專注于 Grin2b 在該區(qū)域的表達,”該論文的資深作者、上海第十人民醫(yī)院精神病學教授沉遠說。醫(yī)院。“我們發(fā)現芬太尼降低了前扣帶皮層中 Grin2b 的表達。Grin2b 的過表達可防止小鼠中芬太尼誘導的自閉癥樣行為。這些發(fā)現表明了預防或治療自閉癥樣行為的潛在機制,”沉說。
該小組使用曠場測試(小鼠可以在盒子內行走)和高架十字迷宮(小鼠可以在高架平臺上行走)進行實驗,以檢測小鼠的焦慮和刻板行為。使用三室社會偏好測試(其中一只老鼠可以與另一只老鼠互動),他們還評估了潛在的社會缺陷。“我們使用這些測試是因為社交互動受損、刻板行為和焦慮是老鼠類自閉癥行為的關鍵特征,”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盛志豪說。盛是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的研究生。
“然而,小鼠在這些行為測試中的變化并不等同于人類自閉癥。這些行為測試僅用于研究小鼠的自閉癥樣行為,因為它們可以展示類似于自閉癥表現的行為變化的某些特征,”劉啟東博士說,他是上海第十人民醫(yī)院的共同第一作者和助理教授。
共同資深作者謝忠聰醫(yī)學博士補充說:“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芬太尼與人類的類似作用有關,動物研究的結果并不表明在臨床麻醉中避免使用芬太尼。然而,該結果將促進進一步的研究,包括臨床研究,以確定阿片類藥物對大腦發(fā)育的潛在神經行為影響。”謝是麻省總醫(yī)院麻醉、重癥監(jiān)護和疼痛醫(yī)學系基礎科學研究主任,哈佛醫(yī)學院麻醉學亨利·K·比徹教授。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