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東京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獨處相比,人們在與他人在一起時往往會攝入較少的食物,但進食的頻率會更高。在他們發(fā)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
東京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獨處相比,人們在與他人在一起時往往會攝入較少的食物,但進食的頻率會更高。在他們發(fā)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對志愿者進食者進行的實驗以及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先前的研究表明,當野外動物一起覓食時,它們往往比單獨時吃得少,但吃得更頻繁。在這項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員想知道人類是否也是如此。
為了弄清楚人們在與他人一起吃飯時是否會自動改變覓食習慣,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志愿者坐在一張桌子旁吃薯片。在某些情況下,志愿者獨自坐著吃薯條;在另一些情況下,兩個人在對面的同一張桌子上吃薯條。在所有情況下,每個志愿者都會得到一個盤子,上面放了一部分薯片——而且所有的份量都是一樣的。研究人員還在桌子下方放置了一個隱藏的秤,以幫助估算份量和消耗量。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人們結(jié)伴而行時,他們往往比單獨進食時吃得少,但他們吃得更頻繁。最終的結(jié)果是,無論他們是和別人一起吃還是單獨吃,他們吃的食物量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吃薯條的方式。
研究人員指出,在野生動物中“快速而輕松”地覓食是一種常見做法,可能是因為它減少了被競爭對手偷走一頓飯的機會。他們還指出,由于所有參與者都看到了志愿者飲食模式的變化,他們認為這表明這種變化是自動發(fā)生的——參與者并沒有決定改變他們的飲食行為,他們沒有考慮就這樣做了。這表明它長期以來一直是人類行為的一部分——我們的祖先可能利用它來根據(jù)同齡人的競爭來最大化他們的食物攝入量。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